注意事项外耳道有异物或耵聍时应及时清除。但应注意纠正挖耳习惯,禁止使用不洁净的器械如发夹、锐利的耳勺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还应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时若污水入耳应及时拭净。
外用药:①
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②中药喜蒲、
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可热敷促使炎症消散。
治疗建议最好到医院检查确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也可自己治疗,服用红霉素或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做抗菌治疗。也可服用银翘丸或
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如疼痛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等。
慢性外耳道炎时,外耳道有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
急性外耳道自诊要点急性外耳道炎表现为外耳道灼热、疼痛、有耳闷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耳周淋巴结肿大。
急性外耳道中医相关病症参见
耳鸣、
耳聋。
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
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易引发急性外耳道炎。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贫血、维生素缺乏、
糖尿病等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
急性外耳道病因分型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