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常见病 > 血吸虫病 > 正文

什么是日本血吸虫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

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属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人感染本虫是接触疫水尾蚴经皮肤侵入机体所致。

一、形态

成虫 虫卵 尾蚴

二、生活史

1. 接触疫水,尾蚴经皮肤感染人或动物(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

2. 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3.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4. 中间宿主:钉螺。

5. 虫卵是主要致病虫期。

三、致病

所致疾病:

1. 尾蚴性皮炎’皮炎 接触疫水的皮肤可出现小米粒样的红色丘疹麻疹,发痒。

2. 急性血吸虫病

接触疫水1-2月后,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大便可有脓血,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 慢性血吸虫病 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

4. 异位损害 常见为脑、肺和皮肤的异位寄生和损害。

病理基础:

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是虫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的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四、免疫

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初期感染的成虫激发的免疫力,针对再次感染的童虫。

五、实验诊断

1. 粪检查虫卵

2. 直肠粘膜活检 晚期病人肠壁增厚、虫卵排出受阻,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

3. 免疫诊断 皮内试验;查抗原;查抗体。

六、流行与防治

1. 传染源:病人、病牛等。

2. 传播的三个环节: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接触疫水。

3. 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

4. 治疗药物:吡喹酮。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