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教授是新中国中医药教育培养起来的第一代中医药学家,自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首届六年制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他早年的研究方向是中风病的防治研究。中风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年轻的王永炎决心要有所作为。
有关治疗中风的记载古已有之,及至金元,名家迭出,理论诸多。单就中风证治而言,就有刘完素主火,张子和主风,朱丹溪主痰等诸说,他们各有所长又都不免有失偏颇。王永炎广采医林前辈之所长,结合自己多年临床、教学的心得体会,逐步在理、法、方、药各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强调多因素致病的病因学说,归纳出气血逆乱犯脑的病机特点,他创制了以生大黄、芒硝、全栝楼、胆南星为主的化痰通腑饮,临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时往往收到显著疗效。他曾收治过这样一位中风患者:53岁,男性。4天前发现左侧偏瘫,口舌歪斜意识朦胧,4日未解大便。王教授先投之以大黄、芒硝等峻下药为主的汤剂,两剂便通后旋以平肝化痰、活血化瘀之法治之,服药10剂基本痊愈而出院。再过1个月病人恢复了正常工作。王永炎以其创立的通腑化痰法不知医好了多少病人,这一疗法作为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治法而被广泛采用,成为近十多年来中风治法的一大特色。同时,他还是中医急症必备用药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研制者之一。
王永炎在研究中发现,中风一词始见于《内经》,立论于《金匮》,后多有阐发,但各家崇尚不一,学说纷纭而语义概念更迭,称谓有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偏身不用、中风候、风癔候、风痱、风癔、中风、风痹、卒中、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卒中风、阴中、阳中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加强学术交流,有必要加以明确统一进而标准化。但是,要从几十个或大同小异,或貌合神离的病名中,择一恰如其分且与现代医学接轨的名称却非易事。经过他不懈的努力与中医药学相关人士的协助,他主持编制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在卫生主管部门支持下于1983年起在全国试行,1993年纳入中医急症诊疗规范专集,1995年向全国推广。该《标准》首次应用医学计量学记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