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中风 > 正文

中风病诊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100%=Y%。基本恢复:Y≥81,治疗后评分<6分;显著进步:56≤Y<81;进步:36≤Y<56;稍进步:11≤Y<36;无变化:Y<11;恶化:负值或死亡。

    2.1.1 诊断因子:A1性别2项;A2年龄取绝对值;A3中风危险因素8项;A4发病诱因6项;A5先兆表现10项;A6起病形式分5个时限;A7主证5项;A8次证7项[1]。

    Research and Verification Report on the Diagnosis System of Apoplexy

    2.2 病变性质诊断

    1.3 研究方法:①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病例存储和资料数理统计。②应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对应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诊断因素的筛选。③应用最大似然法、Bayes公式法、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判别函数和进行判别分析。

    选1100例验证病例,分别由专家组根据鉴别诊断表作出临床诊断;由诊断系统作出病变性质发生概率判断。结果表明:476例脑出血,临床诊断符合337例,符合率70.79%;微机概率判别法诊断为脑出血314例,诊断符合302例,符合率96.18%;诊断可疑脑出血153例,符合133例,符合率86.92%;诊断脑梗塞9例,占1.89%;总体符合率91.38%,与临床诊断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2.1 病名诊断

    年龄:脑动硬化是中风病发病的基础。

    起病形式:这是中风病的基本特征,中风病之所以叫中风,是取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而命名的,所以在中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2.7.2 综合评分法

    KEY WORDS:Apoplexy;Diagnosis system;Clinical verification

    脑梗塞624例,临床鉴别表法诊断脑梗塞497例,诊断符合率79.65%;微机概率法诊断脑梗塞437例,符合428例,符合率97.94%;可疑脑梗塞183例,符合153例,符合率83.60%;诊断脑出血4例,占0.64%;总体符合率93.11%,与临床诊断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数学式Y=A1×A2×A6×(A3+A4+A5+A7+A8)。当①A7+A8<2时,不进行运算,直接诊断为非中风。②Y≥5诊断为中风病;2≤Y<5诊断为可疑中风,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Y<2诊断为非中风病。③诊断时应排除急性颅内感染性疾病。

    2.5.2 诊断规则: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病设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6个基本证候,每一证候最高分为30分,得分≥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7~14分为轻度,15~22分为中度,23~30为重度。

    分类号:R255.2

    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先进。能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本研究已把中医定性描述的症征,转换为数学形式表述。数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数学模型的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比如建立中风病病类计量诊断过程中,在选择数学方法时就曾应用了6种不同的数据变换(不变换、中心化变换、标准化变换、极差标准化变换、对数变换等),6种不同的聚类统计量(绝对值距离、欧氏距离、马氏距离、兰氏距离、相似系数、指数相似系数),8种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垂直法、类平均法、可变类平均法、可变法、离均差平方和法),共构成228种不同的组合方案。经过比较,最后选用对应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病类判别模型。

    2.2.2 诊断规则

    应用access语言,windows窗口下拉式菜单,人机汉字对话,采用鼠标直接点击方式或数值输入等形式输入患者相关资料,由计算机可迅速作出病名、病变性质、病类、分期、证类、证候的量化诊断或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并可进行病例存储和疗效评定,经过临床验证,结果如下:

    2.7.1 病类诊断评分

    2.1.2 诊断规则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apoplexy syndromes and diagnosis criterion,mathematics model was built by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n diagnose factors through many a few modern mathematics methods and the diagnosis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worked out.After clinical testing,the system has been proved having several advantages like accuracy,reproducibility and easy operating,which can avoid the disadvantages in differentiating syndromes like human factor and voluntary.It can offer objective basis on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case observation,so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communication.

    2.7 疗效评定

    此外,病类诊断、分期诊断、证候诊断、疗效评定能够准确地体现二代标准制定的诊断规则,微机诊断与专家计分诊断完全符合。

    3.3 证类诊断验证结果

    ①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好。数学模型的水平,首先取决于建立模型所用本底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本数学模型所用资料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科学研究的要求和DME的方法,在前瞻性科研设计下,多中心协作的、大样本的资料。6763例样本均经CT或MRI诊断,明确了病理诊断。所订标准广泛听取了权威专家的意见,并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多次讨论后通过试行;对标准已进行临床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结果满意。以上优势是个体专家系统和少数单位难以实现的。

    (2)评判规则: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病类诊断评分减少21分以上,且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病类诊断评分减少或增多不足8分;恶化:病类诊断评分增加9分或更多;死亡。

    2.5.1 证候诊断因子:问诊因子52个;望诊因子72个;闻诊因子9个;切诊因子15个[1]。

    (Xingtai People´s Hospital,Hebei 054031)

    2.3 病类诊断

    1 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具有一定特点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诊断标准: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1)病残程度的判断:0级:能正常工作和操持家务;1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4级:可站立行走,但需人随时照料;5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级:植物状态。

    次证:这是根据影像学诊断新筛选出的中风病诊断因子,是对五个主证的补充和完善。

    1.1 样本选择:①经CT或MRI明确诊断的急性脑出血、脑梗塞患者;②发病至进入研究时间≤72 h;③进入研究前无药物干扰;④伴发疾病与既往史评分≤5分,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

    性别:性别不仅影响脑动脉硬化的过程,而且影响中风发病率。

    二代证类诊断标准是在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研究的基础上,以63种复杂证候组合筛选出来的临床较为常见的7个证类组合形式。临床概括率虽比一代标准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反映证候组合的真实情况,微机诊断采用单证候诊断、随机组合的智能判断形式,可真实动态地反映证候的组合形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规则:轻型1~13分;普通型14~26分;重型27~39分;极重型40~52分。

    按照“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病类诊断标准,病类诊断因子16项[1]。

    Wang Jianhua Jin Qi Xie Qingfan

    3.1 病名诊断验证结果

    关键词:中风病;诊断系统;临床验证

    1.2 资料来源及分组:资料取自12省市25家医疗单位5048份病例。①前瞻研究组:急性脑出血1411例,脑梗塞22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2例,混合中风61例,假中风对照组134例。②验证组:a.回顾性验证组500例,其中脑出血250例,脑梗塞250例;b.前瞻性验证组600例,其中脑出血226例,脑梗塞374例;c.假中风对照组100例。

    数学式Y=22A1+7A2+15A3+7A4+1.3A5-4A6-7A7-7A8-4A9-A10。按Y值和判别表作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概率判断。对概率接近(50%±10%)的病例建议进一步做影响像学检查。

    选1100例病例分别对照验证,结果显示:一代标准[2]诊断符合930例,诊断符合率84.55%;二代标准[1]诊断符合983例,诊断符合率89.36%;微机诊断中风与诊断可疑中风1024例,诊断符合率93.09%;经统计学处理,微机与一二代标准比较分别提高8.54%、3.73%(P<0.01、P<0.01)。

    2.2.1 诊断因子:A1发病特征4项;A2发病诱因3项;A3 72 h内出现神昏;A4脑膜刺激征;A5发病时血压;A6糖尿病;A7家族卒中史;A8TIA史;A9突发眩晕;A10心脏病史4项[1]。

 摘要:在“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对诊断因子进行筛选、赋值,建立了数学模型,研制成功中风病诊断系统。经过临床测试,该系统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以纠正辨证因人而异的弊端;其可计量性为疗效评定和科研病例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影响,为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基础。

    2 医理设计

    2.4 分期诊断

    主证(主因素):是中医诊断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条件,是历代中医学家经验的结晶,脱离开五个主证就不是中医的中风病。但在既往诊断中,对五个主证没有进行程度的区分,比如嗜睡和昏愦、肢体无力和肢体完全瘫对诊断的价值显然是不同的,软件中给予了不同的权重。

    2.6 证类诊断

    2.5 证候诊断

    3 验证结果

    ③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诊断软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够体现中医诊断疾病的真实过程。中医诊断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可以是舍脉从证,也可以是舍证从脉。人脑思维的灵活性,如何由计算机体现,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的关键。这就要求软件不是简单的判断或数值的诊断,而是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相关的综合判断。以病名诊断为例,就分了以下层次:

    先兆表现:是中风病发病的危险信号。危险因素和发病诱因是中风病发病的条件。

中风病诊断系统的研究与验证报告

    用二代标准制定的7个中风证类对1100例进行验证,证候完全概括率为68.9%。微机证类诊断应用6个基本证候单证诊断随机组合的办法进行证类诊断,共出现58种组合形态,其中未达到诊断标准的52例,单证存在167例,两证组合338例,三证组合352例,四证组合157例,五证组合30例,六证组合4例,表明很难用固定的证类概括全部病人,应用随机组合的诊断方法能真实地、动态地反映每个个体的病理状态,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个体特异性。

    3.2 病变性质诊断验证结果

    4 讨论

    近年来,应用数学模型研制中医专家诊断系统发展很快,但由于中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需要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综合判断,所以一直未建立中风病电子计算机诊断系统。“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制订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使中风病的诊断具有了规范化、定量化的统一标准,为提高中风病诊断、防治水平以及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但具体实施中,计算工作量大,操作有一定难度。比如:整个诊断过程中牵涉到全部诊断因子330个,另外,因子单独存在或以交叉组合形式出现其权重和意义亦不一致,独立将因子得分进行计量,还不能反映中医诊断疾病灵活的真实过程。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解决中风病二代诊断标准先进性与操作复杂的矛盾。

    对100例假中风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一代标准诊断符合90例,假阳性率10%;二代标准诊断符合91例,假阳性率9%;微机诊断符合93例,假阳性率7%;微机诊断与一二代标准比较分别降低了3%和2%(P<0.05、P<0.05)。

    区分上述不同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上分别建立回归方程,再建立层次间的数学模型,使不论单因素存在或多因素存在时,对诊断的价值都能得到综合的、充分的体现,诊断则成为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判断,基本达到了人、机思维的辩证统一。

上一篇:中风病人如何
下一篇:中风后肌痉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