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法(图2) 病人在注射前排空大便,取侧卧位或膝胸位,经斜头或圆头肛门镜,在注射处消毒后将针尖剌入齿线上痔块根部上方粘膜下层约0.5cm,刺入后针头能向左右移动即证明在粘膜下层,如刺入太深,进入粘膜肌层或括约肌,针尖部不易左右移动,应将针头拔出少许,经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射。针头不应刺入痔块中心静脉丛内,以防硬化剂进入血循环,引起急性痔静脉栓塞。注入5%石炭酸植物油,依粘膜松弛程度和痔块大小而定。一般每一个痔注入2~4ml,如粘膜很松弛可注入6ml。注射3个母痔,总量为10~15ml。将药液注入粘膜下层内,使注射部成为淡红微带白色的隆起,在隆起表面有时可见微血管,这种现象称为“条纹征”。若注射太线,可立刻见到注射处粘膜变成白色隆起,以后坏死脱落将遗留一浅表溃疡;若注射太深,刺入肠壁肌层,可立刻引起疼痛;若注射在齿线以下,也可立刻引起剧痛。因此注射的深浅度,关系到本疗法成败。前正中处不宜穿刺注射,因易损伤前列腺、尿道或阴道。注射完毕,拔针后应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若有出血,可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即能止血。通常当肛门镜取出后,括约肌收缩,即可防止针孔流血或硬化剂由针孔流出。每隔5~7d注射1次,每次注射内痔不超过3个,1~3次为一疗程。第2次注射的部位应较第1次低些。若采用10%石炭酸植物油或5%鱼肝油酸钠,每次注射不得超过1ml,最好用结核菌素注射器注射。
2.禁忌证 任何外痔及有并发症的内痔(如栓塞、感染或溃疡等)均不宜行注射疗法。
1.适应证 无并发症的内痔,都可用注射疗法。一期内痔,主诉便血无脱垂者,最适宜于注射疗法,对控制出血,可达到一针止血,效果明显,有很高的两年治愈率。二、三期内痔注射后可防止或减轻脱垂,痔术后再度出血或脱垂仍可注射。对年老体弱、严重高血压、有心、肝、肾等疾患者,都可用注射治疗。
一注射疗法用作注射疗法的药物很多,但基本上是硬化剂及坏死剂两大类,由于坏死剂所致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用硬化剂,但硬化剂若注入量过多,也可发生坏死。注射疗法的目的是将硬化剂注入痔块周围,产生无菌炎性反应,达到小血管闭塞和痔块内纤维增生、硬化萎缩的目的。常用的硬化剂有5%石炭酸植物油、5%鱼肝油酸钠、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及4%明巩水溶液等。用5%石炭酸植物油做大剂量注射,有以下优点:①用5%浓度,总剂量可注射10~15ml,一般无不良反应。而用其他硬化剂,小剂量疗效不佳,在剂量可引起粘膜坏死或溃疡。②植物油配制溶液易吸收,且反应小,而用其他矿物油配制药物不易吸收,并可致不良后果。③石炭酸本身有杀菌作用,有益于肛门易被污染部位。④注射后局部产生瘢痕较少。注射疗法通过100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对人体无隐蔽性损害,已成世界公认的疗法。
内痔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
根据以上观点,内痔的治疗宜重在减轻或消除其主要症状,而非很治术。因此,解除痔的症状较痔的大小变化更有意义,并被视作治疗效果的标准。
3.当保守疗法失败或三、四期内痔周围支持的结缔组织被广泛破坏时才考虑手术。
2.内痔的各种非手术疗法的目的都旨在促进痔周围组织纤维化,将脱生的肛管直肠粘膜固定在直肠壁的肌层,以固定松弛的肛垫,从而达到止血及防止脱垂的目的。
1.痔无症状不需治疗,只需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剏症的发生。只有并出血、脱垂、血栓形成及嵌顿等才需要治疗,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疗不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亦可致命。因此,对痔的治疗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
什么的直肠粘膜内脱垂症状?如何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症状?得了直肠粘膜内脱垂症状要注意什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