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 [2] 下一页
王宇明进一步指出,虽然乙肝病毒无法清除,但如果通过治疗减少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的发生,也可视为“治疗成功”。而要实现此目标,不但要使病毒DNA转阴,同时要实现e抗原转换,即双达标。
“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有限的疗程达到双达标,进而实现停药,且治疗费用合理,凭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是有可能做到的。”王宇明说,例如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经临床检验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3年内实现e抗原转换的比例有42%,此外,其用药花费一年不超过9000元。
对于许多患者应无法忍受长期治疗而停药,万谟彬教授指出,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才能做到科学、安全的停药,而因无法忍受长期治疗,擅自、盲目停药将可能导致治疗延误、病情恶化。为此,医生选择疗程有限和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搭建希望家园,实现规律随访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钊教授介绍,从2007年起,肝炎防治基金会肝基会主办了“希望家园”项目,旨在促进乙肝患者治疗期间的随访和自我管理。“希望家园”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落地生根,使1.2万名患者获得免费DNA检测,数万名患者参加相关义诊和讲座。同时,“希望家园”通过向患者发放随诊卡和病程管理软件,方便患者的随访。
王钊说,今年9月起,“希望家园”推出了“升级版”。升级后将在全国40家医院设立“希望家园项目执行专员”,辅助医院提醒患者复查,加强随访管理。为鼓励患者到医院随访,“希望家园”将为规律随访的病人免费提供针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杂志及更多服务。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