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案例
小钟是广州某高校大二学生,半年前被查出感染乙肝病毒,是小三阳、乙肝病毒DNA呈阳性。他非常害怕,多次到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咨询,医生告诉他不需要治疗。
因担心社会歧视影响就业等,李明迫切希望病毒DNA能彻底转阴。在武昌一家私人诊所求医时,医生给他开了五种护肝类药物及一种清热解毒的药物,说坚持吃这些药,转阴几率有80%。半年来,李明花了上万元买药吃。
上个星期,他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广州市传染病医院复查,被查出黄疸升高、转氨酶偏高,医生说是因服用过多药物造成的淤胆性肝炎,需立即停药住院治疗,至少要三个星期才能好转。
其实,像小钟一样的患者不在少数。
解析:
什么是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0%~20%。慢性肝炎中的1/4到2/3属药肝,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是引起肝损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患者,可能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等感觉。实验室检查,最早最常见的为血清转氨酶增高,亦可发生黄疸,血胆红素增高,其他尚有血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注意病人用药情况,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住入隔离病房者屡见不鲜。
西药中的“害肝兵团”
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解热镇痛药物:如保泰松、阿斯匹林等。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
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镇静药物:苯巴比妥等。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等。
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
降糖药物:优降糖、拜糖平等。
心血管药物:异搏定、安搏律定等。
伤肝中草药“黑名单”
临床上常见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中药种类有:
1.致一般性肝损害,如长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可出现肝区不适、疼痛、肝功能异常。
2.致中毒性肝损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致中毒性肝炎。
3.致肝病性黄疸,如长期服用大黄或静脉滴注四季青注射液,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
4.诱发肝脏肿瘤,如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里含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均可诱发肝癌。
具体来说,可引起肝损害的中成药包括: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克银丸、消银片(丸)、增生平、润肤丸、昆明山海棠、银屑散、六神丸、疏风定痛丸、湿毒清、消癣宁、防风通圣丸、血毒丸、除湿丸、龙蛇追风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养血伸筋胶囊、九分散、追风透骨丸、骨仙片、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片、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复方甘露饮、牛黄解毒片、葛根汤、麻杏石甘汤等。
保肝药成“滥” 不保肝反害肝
不少肝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总喜欢吃点保肝药,认为保肝药是保护肝脏的,多服、常服不会有害处。但是有关专家指出,滥用保肝药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同时一些保肝药长期在体内蓄积,还会对肝脏造成损害。长期滥用保肝药物还会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心理,进而干扰肝病的治疗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