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病人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大剂量rmhTNF组14例、常规剂量rmhTNF组14例。
本研究中证明大剂量rmhTNF(常规剂量3倍)对心包积液控制疗效较常规剂量rmhTNF明显提高,而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 恶性心包积液
选取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的癌性心包积液住院患者,经胸片、CT或B超证实为中量以上心包积液共28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4岁~81岁。
肺癌15例,乳腺癌6例,淋巴瘤3例,食管癌2例,其他癌2例。大量心包积液20例,中量积液8例。所有病例既往均经全身化疗或心包腔穿刺抽水未能控制的患者。近1个月内未经过全身化疗及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闷、心慌、气急、阵发性咳嗽或端坐呼吸、下肢水肿症状;查体可以发现心音减弱,心界扩大;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QRS低电压。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正常,无药物
过敏史,KPS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者。治疗前体温、血压正常。
【参考文献】
2.2 毒副反应
按WHO标准进行疗效评定。①完全缓解(CR):心包积液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②部分缓解(PR):症状明显减轻,心包积液消失50%以上,并持续4周以上;③稳定或无变化(NC):心包积液由血性变黄色、颜色变淡或瘤细胞学转阴;④进展(PD):心包积液短期内又大量增加。RR=CR PR。毒性反应按WHO标准分为:0度(无),Ⅰ度(轻度),Ⅱ度(中度可以耐受),Ⅲ度(重度不可耐受),Ⅳ度(产生并发症)。
作者:论文网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07-11-2 21:43:55 发布人:kun771
两组患者在B超定位下心包腔内置管,2~3天内进行充分腔内引流,抽尽心包积液后给予治疗。大剂量组于心包腔内注入生理盐水30ml rmhTNF1500万IU,常规剂量组则在心包腔内注入生理盐水30ml rmhTNF 500万IU,每周2~3次,每组每例连续治疗4 次。每次治疗后均嘱患者采取15min多次变换体位。各组出现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发热给予安痛定、地塞米松肌注,疼痛给予平痛新肌注。</DL> 1.4 评定标准
[3]周清华,侯梅.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随机试验[J].中国肺癌杂志,2003,6(1):42-4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rmhTNF 主要副反应是寒颤、发热及疼痛,给予安痛定或
柴胡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偶见胃肠道反应,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未见明显骨髓抑制反应两组毒副反应比较见表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所有病人治疗后咳嗽、胸闷、心慌、气急、阵发性咳嗽或端坐呼吸、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减轻明显。治疗后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好转,心肌酶谱无明显变化。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大剂量组RR为92.9%(13/14),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57.1%(8/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76,P=0.029)。
1.3 治疗方法
【关键词】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心包积液
[4]陆琰君,曹玮.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9(4):297-299.
卓越人社区
北大青鸟IT教育区庄中心--常见病毒、木马进程速查表
1.2 药 品
1 材料与方法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心包积液28例
作者:魏东 彭晶晶 张涛,苏晓妹, 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