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摘要】 目的 探讨沙培林(链球菌制剂,OK-432)联合顺铂经留置于心包的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应用沙培林联合顺铂心包穿刺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35例的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CR)22例(62.9%),部分缓解(PR)10例(28.6%),稳定(S)2例(5.7%),无效(PD)1例(2.9%),总有效率97.1%。结论 沙培林联合顺铂经留置于心包的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简单易行,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由此证明,大剂量的rmhTNF具有毒副反应小、疗效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晚期肿瘤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治疗。
3 讨 论
2 结 果
沙培林联合顺铂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研究
恶性心包积液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的一种急症,易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危急生命,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心包积液的存在,常常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烦躁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心包积液十分重要。过去多采用心包穿刺抽液并腔内化疗的方法,但疗效不理想。近年也有采用心包腔内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方法,因其临床副反应较重未得到推广。有研究发现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中运用大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其毒副反应小[1]。另有研究证明TNF的疗效对剂量有依赖关系[2]。我科采用心包腔置管灌注大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心包积液,取得较好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2.1 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8例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于心包腔内灌注rmhTNF1500万IU(大剂量组)、rmhTNF500万IU(常规剂量组),连续治疗4 次。1个月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rmhTNF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好,大剂量组疗效达到92.9%,常规剂量组为57.1%。而毒副作用两组相似。[结论]大剂量rmhTNF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高,而毒副反应小。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既往因其制备技术及纯度影响,其毒副作用较为严重,临床使用受限。而天然TNF半衰期仅为10~15min,又对肿瘤组织无特异性亲和力,故用静脉注射很难在肿瘤局部达到高浓度。为了增加TNF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近年来人们尝试了肿瘤局部或腔内注射TNF的方式,有效率大大提高[3]。为减轻其副作用和提高疗效,第四军医大学和上海赛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天然TNF,制成了高活性、低毒性的基因工程rmhTNF,克服了天然TNF的毒性,大大地发展了它的临床适应性[4]。rmhTNF仅有疼痛及发热症状,不会危及生命。如在实施前给予解热止痛药,此种毒性反应可能得到防止或减轻。并且可以和全身化疗同时进行,缩短了治疗周期,可以在控制心包积液的同时控制原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