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心脏病 > 正文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证候分析:阳气衰败,瘀血阻痹心肺,则见气促憋闷、端坐呼吸、或咯吐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

  阴寒弥漫坝u四肢厥冷,面色灰白,口唇紫绀;阴阳相互依存,阳衰阴脱,故大汗出,皮肤湿冷;心神失潜,则烦躁不安,极度焦虑,心悸如脱;舌紫,脉细数欲脱,为阳气虚脱,阴液衰败,瘀血痹阻之征。

  【分型治疗】

  1.心血瘀阻治则: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饮加减。

  桂枝12克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12克当归9克丹参15克威灵仙15克延胡索12克炙甘草9克随症加减:咳喘甚且有黏痰者,加苏子9克、杏仁9克、半夏9克,以宣肺化痰平喘;咯血者,加生侧柏叶15克、参三七粉2克(兑服),以清肺散瘀止血。

  2.气血两亏治则: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12克黄芪15克当归9克酸枣仁12克丹参12克桂圆肉9克桂枝6克淮小麦15克炙甘草9克大枣5枚随症加减:瘀象明显者,加桃仁9克、红花6克、延胡索9克,以加强理气活血;心悸甚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以潜心宁神;发热、咽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克、玄参9克,以清热解毒,养阴利咽。

  3.心肾阳虚治则: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附片15克桂枝10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葶苈子15克(包煎)防己12克生姜皮5克随症加减:胸闷,口唇青紫者,加丹参15克、红花9克、檀香6克,以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喘息不得卧,自汗出者,加生晒参6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以补心气,敛心阴。

  4.阳衰阴脱治则: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红参6克附片15克干姜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山茱萸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随症加减:本型以西医药急救为主,中药治疗为辅。情况紧急时用独参汤:红参9克,急煎吞服;

  症情有所缓解时,还可于上方加丹参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以加强活血通痹;汗多口干者,加玉竹15克、生地15克,以养心肾之阴。

  【中成药】

  1.麝香保心丸 每次1粒,每日3次。

  2.金匮肾气丸 每次6克,每日3次。

  【简便方】

  生晒参6克、红花6克,水煎服,每日3次,饮服。适用于风心病心悸、胸闷、动则气急者。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针刺两侧内关穴,平补平泻,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

  食疗法:鸭肉500克、瘦猪肉250克、淡菜25克、黄花菜25克、虾米25克。黄花菜、淡菜、虾米泡软,鸭肉、猪肉切了,与适量上汤及姜酒调料,共入压力锅中炖煮,食肉喝汤。适用于风心病心衰严重者。

  【注意事项】

  1.风心病是一因反复的风湿活动而引发的心脏瓣膜病变,最终常导致进行性加剧的心功能不全,故应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等,以避免急性风湿热活动。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久居潮湿场所,以预防感染。

  保待精神愉快,加强营养,忌油腻、辛辣、生冷及过威之品,忌烟酒,劳逸适度,积极锻炼,以增强体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