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心律失常知识普及宣传周广州站活动从上周五正式启动,至昨日结束。记者获悉,中国每年至少有5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当中88%由心律失常导致,发病者的成功救治率不及1%。
人人都会经历心律失常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王景峰教授介绍,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病症,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次数不等的心律失常,但作为一种疾病更多见于有病变的心脏。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严重心律失常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据介绍,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为:心悸、胸闷、晕厥等。调查表明,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2.2%和44.48%。目前最常见的两种心律失常为房颤和心脏性猝死,我国目前有800万房颤患者。
我国起搏器植入率低
“‘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心律失常预防和诊治的主要问题。其实只要市民加强检查和预防,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来明确诊断。”王景峰教授介绍,公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控制率和治疗率更低,公众教育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据介绍,一旦心律失常诊断成立,患者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对于用药,中国患者已经非常熟悉,但实际上植入心脏起搏器也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很好治疗方法,可惜由于宣传不够、医保不覆盖等众多社会经济原因,心脏起搏器植入率依然很低。”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