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痛风 > 正文

痛风病怎么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治疗痛风的原则和目的治疗痛风的原则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临床治疗痛风一般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2)防止关节炎复发;(3)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4)防止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  (5)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期的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2、一般治疗包括采用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多饮水、戒除烟酒,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定期检查等方法。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痛风病急性发作应及时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其最有效的药物是:秋水仙碱,其他药物还有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见效快的是秋水仙碱,但副作用也是最大的。中药有:清痹通络药酒。4、痛风间歇发作期的治疗间歇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使尿酸维持正常值(6.5毫克/分升),保护肾脏功能,防止痛风性肾病。为此除坚持一般治疗外,最好是使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只有别嘌呤醇,而促进尿酸形成的药物有丙黄舒,痛风利仙等。中药有:复方伸筋胶囊。5、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一旦发展成慢性则很难恢复。主要是避免反复发作,损伤肾脏及关节功能,对痛风结石较大者可进行手术切除。6、痛风病晚期的治疗  晚期痛风病患者多数已形成痛风性肾病,对晚期痛风性肾病应积极控制高尿酸症,使尿酸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保护肾脏,防止尿酸性肾病的发展。消除一切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防止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症的发生。痛风病的治疗7、药物治疗(1)治疗痛风病的药物有几类?镇痛消炎类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症状,消除关节局部疼痛、肿胀及炎症。西药主要有:秋水仙碱、消炎痛、保太松类、布络芬类、炎痛喜康、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主要有:清痹通络药酒,复方伸筋胶囊。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目前主要有西药丙黄舒、苯溴酮和苯磺唑酮。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中药主要有:伸筋胶囊。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2)别嘌呤醇常见的副作用有那些?从临床上看别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1)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2)皮肤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皮疹等;(3)肝受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转氨酶升高,偶尔有发生黄疸者。(4)白细胞减少。这些副作用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发生副作用的机会越多。(3)秋水仙碱的副作用有那些?消化道反应: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许多痛风病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部不舒适感以及腹泻。骨髓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现象,一般不会引起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黄疸。其他副作用:包括脱发、皮肤过敏、精神抑郁等。(4)消炎痛、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布洛芬等,是否对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有效?在上述药物中,疗效较好的是消炎痛,其次是布洛芬。阿司匹林可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因此不宜多用。上列的解热镇痛药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或多或少有一些效果,但不能作为主药,可作为辅助药物使用。8、中医对痛风的治疗传统上对痛风的治疗有西医和中医两种,西医主要是用镇痛和消炎类药物暂时缓解疼痛.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