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痛风 > 正文

痛风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食物疗法

1.食物疗法.到底豆腐类什么可以食用.不少人以为痛风患者必须禁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这其实是错误观念,西方国家也没有禁食豆类的说法,只要不在急性发作期吃,而且限量,例如一天1杯豆浆或1块豆腐,并无不良影响。 2。在这里提醒你的爸爸千万不要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之后,大量流汗会带走水分,使排尿量减少,影响尿酸排出;再者,肌肉细胞会加速分解,让尿酸量突然增加。你的爸爸早上可以打一套24式太极,慢走15分到30分。 痛风其实也有很多的食物是可以食用的,关键是在于你的烹调
在不发病的时候可以吃点肉类的,比如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可以,肉类里有人体需要的物质,做的时候可以先把肉煮了,弃汤,然后你在做你自己喜欢的口味,加里点蔬菜呀,都可以的,淡一点,海鲜也可以的,比如螃蟹就可以吃,但虾就不可以了,
减少嘌呤含量的烹调窍门
合理的烹饪技巧能够去除或减少食物中的嘌呤成分,使痛风患者所吃的食物品种多样化。
1 、鱼肉类
嘌呤为水溶性物质,在高温下更易溶于水。所以,痛风患者在食用鱼肉类食物时可先用沸水氽过后再烹饪,这样就能减少此类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同时也减少了热量。
2 、蔬菜类
痛风患者在进食肉类时,常需弃汤后食用,但是鸡汤或骨头汤在溶出嘌呤的同时,也溶出肉类的精华。将蔬菜加入汤中炖,能吸取汤中的精华,使蔬菜味美甘甜。
3 、微波炉或不粘锅
痛风患者在饮食方面必须控制每日所需的热量,均衡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使用微波炉或不粘锅可避免因使用油而造成的热量过多,同时也减少了维生素的丢失。所以,对痛风患者而言,微波炉或不粘锅是合理烹饪不可缺少的厨具。
4 、烤箱
烤箱既能除去多余的油,以降低热量,又能烤出香喷喷的美食。此外,烤鱼或肉时在盘底铺上铝箔纸,可吸去溶出的嘌呤和油,从而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和热量。
5 、调味品
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因要限制盐的摄入而使菜肴清淡乏味,可通过葱、姜、蒜、胡椒、麻油等调料而使味道变得鲜美可口。
痛风急性发作期一周食谱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安排好一周食谱,早餐最好以牛奶 + 面包 + 素菜,午、晚餐以白米饭、素面条、素饺子为主食,鸡蛋为主菜。如合并胆固醇高者可剔除蛋黄食蛋白,一周吃 1~2 次肉或鱼,吃八分饱,可适当添加碱性水果、蔬菜来产生饱胀感。 下面介绍一些适宜食谱和烹调小窍门。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饮食方案
星期一
早餐:牛奶、馒头、凉拌黄瓜
午餐:白米饭、番茄炒蛋、紫菜汤
晚餐:肉丝香菇面条
星期二
早餐:酸奶、苏打饼干、凉拌萝卜丝
午餐:馒头、黄瓜木耳清汤、青椒炒肉丝
晚餐:白米饭、蒜苗炒蛋、青菜汤
星期三
早餐:麦乳精、花卷、凉拌黄瓜
午餐:白米饭、清蒸鲢鱼、紫菜汤
晚餐:馒头、白米粥、青椒炒肉丝
星期四
早餐:白米粥、鸡蛋、海带丝
午餐:虾仁香菜清汤面
晚餐:白米饭、水氽肉丝、海带丝、海带汤
星期五
早餐:牛奶、苏打饼干、胡萝卜丝
午餐:馒头、马铃薯炒肉丝、香菇油菜汤
晚餐:白米饭、醋熘白菜、紫菜蛋汤
星期六
早餐:牛奶、馒头、黄瓜丝
午餐:白米饭、洋葱炒蛋、青菜豆腐汤
晚餐:香菇青菜面条、水氽鸡肉丝
星期日
早餐:白米粥、凉拌豆腐、马铃薯丝
午餐:素包子、黄瓜木耳清汤
晚餐:白米饭、青椒炒肉丝、西红柿蛋汤
痛风的食物疗法方面有什么办法?
1、大白菜250克加植物油20克炒食。宜常服,适用于痛风缓解之时。
2、大白菜250克加植物油15克炒将熟,浇入牛奶150毫升直至炒熟后食。宜常服。适用于痛风缓解之时。
3、茄子250克洗净后蒸熟,切成条,稍加酱油、麻油、盐、味精拌匀后食。隔日服。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4、土豆250克,植物油30克先煸,继加酱油30克、盐少量至烧熟后食。宜常服。适用于痛风发作者。
5、萝卜250克洗净切块、植物油50克同煸,继加柏子仁30克、水500毫升,同煮至熟,加盐少量。食萝卜及汤。可常服。适用于痛风发作时。
6、竹笋250克切丝,植物油30克,盐少量,同炒至熟后服。可常食。适于痛风症发作时。
7、萝卜250克,切丝,植物油30克,煸熟后加水750毫升,大米30克同煮至粥熟,稍入盐及味精,宜经常食。痛风发作时更宜。
8、芹菜100克(连根须),洗净后切碎,与大米30克同煮至粥熟,入少量盐、味精。可常食。痛风急性发作时尤宜。
9、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水750毫升同煮至粥熟后服。适用于痛风未发作者。
10、鲜葡萄30克,大米50克,水750毫升同煮至粥熟后服。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