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糖尿病 > 正文

糖尿病眼病好防不好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主讲人:陈彬川郑州大学二附院眼科主任医师

  讲座时间:4月17日上午讲座地点:郑州大学二附院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大类,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青光眼等。陈彬川指出,糖尿病眼病好防不好治,重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讲座现场,陈彬川提供了一组骇人听闻的数据:在我国,糖尿病患病5年以下者,眼底病变发病率为38%~39%;患病5~10年者,眼底病变发病率为50%~56.7%;患病10年以上者,眼底病变发病率增加到69%~90%。换句话说,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就越高。

  即使血糖控制稳定,糖尿病患者也要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

  45岁的高先生就职于郑州某高校体育学院,他除了患糖尿病以外,身体素质不错,也没有不良嗜好。

  前段时间,高先生突然眼睛红肿,眼内有一个麦粒大的肿块,几天后,肿块溃烂流脓了。“我以为是眼睛发炎了,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麦粒肿,是因为我长期患糖尿病,导致睫毛毛囊周围皮脂腺分泌不畅,因而发病。”高先生说。

  “不少糖尿病患者误认为视力正常或眼部没有不适感就不用检查,其实,大多数糖尿病眼病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但检查眼底,却可以看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等到他们发觉视力下降而来就诊时,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往往已经很严重了。”陈彬川说,如果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即使血糖控制稳定,患者也应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则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眼睛;如果处于怀孕期,或者有过内眼手术史(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或者已经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则应该一两个月检查一次眼睛。

  预防糖尿病眼病,关键是控制血糖

  陈彬川强调,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关键是控制血糖,通常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应小于等于7毫摩尔/升。

  “血糖增高,是糖尿病眼病发生的必要条件,血糖波动的程度、糖尿病患病时间的长短以及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也会影响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陈彬川建议:对于没有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服用羟苯磺酸钙,一日一次,一次500毫克,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眼病;对于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羟苯磺酸钙的同时,还要服25毫克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日两次,能阻止眼底病变进一步发展。

  此外,糖尿病患者适当吃一些胡萝卜、紫包菜等,也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患上白内障,手术时尽量选用人工可折叠晶体

  生活中,有一部分白内障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即使两者没有关系,如果两种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治疗也相当棘手。

  “糖尿病常引起眼部微血管变化,而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更换人工晶体,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可能导致眼部出血或微血管损伤,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陈彬川说。

  当白内障遭遇糖尿病,怎么办?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体质,建议采用冷超声乳化手术来治疗白内障,该手术植入的是人工可折叠晶体,切口只有1.4~3.2毫米,能尽量减少手术对患者眼球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此外,手术后,患者还应及时治疗眼底病变,控制血糖,避免白内障复发。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不同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每个月都要随访,半年后,随访时间可改为3~6个月一次,如有不适,随时就诊。”陈彬川提醒。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