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进行运动锻炼,在某些情况下,要禁止进行运动锻炼,例如血糖过高、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波动较大的
有研究指出,散步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散步是最简便易行,又轻松自如的运动方式。医学专家们通过长期的实验观察后认为,每天进行1~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轻松、愉快的散步,对一些控制饮食而不需依赖胰岛素和虽需少量胰岛素,但病情能得到明显控制的糖尿病人,是非常有益的。糖尿病人不能单纯地把散步理解为减肥运动,散步是具有药理学意义的。也就是说,让糖尿病患者每天“服”两次,每次30分钟的散步“药丸”,就能产生相应的医疗效果。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根据年龄、体质等情况不同,选择打太极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慢跑等运动项目锻炼,或至少每天走路30分钟。
第四,运动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我们知道,长期的体育锻炼使肌肉能更多地利用脂肪酸,降低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脂蛋白酶活性,并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和减少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三,运动能减少胰岛素消耗量。临床研究发现,适量的运动可使胰岛素消耗减少,使胰岛β细胞负担减轻。另外,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对自身和外来注射的胰岛素不敏感,通过运动使体重减轻后,可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胰岛素的用量减少。
第二,运动能抑制饭后血糖升高。研究发现,饭后血糖升高和运动强度成负相关。也就是说,运动强度越大,饭后血糖值上升越小。
第一,运动能促进肌糖原和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人在安静时,能源消耗大部分来自游离脂肪。运动一开始,机体就会动用肌肉中的糖原和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10~15分钟,消耗糖原和葡萄糖就会急剧增加,其后,越接近最大运动量,葡萄糖的利用率越大,因此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
运动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