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糖尿病 > 正文

“老寒腿”背后 糖尿病是真凶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陈主任最后提醒,目前正是冬季关节病好发的时候,四肢关节有麻木或轻微疼痛或行走不稳者应及时就医,不要人云亦云地认为是关节炎或者"老寒腿"之类而忽视、延误治疗。   早期发现骨关节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者,及时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或修复神经,以缓解或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体检,应合理营养,减少脂肪和多余热量的摄入,适当地吃些豆类、鱼类、骨头汤等高钙食物和蔬菜水果等,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有骨折、外伤史者,应重视后期恢复过程,尤其是神经有损伤者,更不能忽视神经修复治疗,加强预防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发生;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在临床上被形容为骨肿瘤样疾病,这是因为一旦病变损伤骨关节,就会导致骨质损失,且其破坏不能被逆转,往往需要手术处理甚至置换人工关节,所以早期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期改善神经营养障碍
  陈主任介绍说,神经营养性关节病是一种继发于神经感觉和神经营养障碍的破坏性关节疾病,可发生于外伤性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脊髓空洞症、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及糖尿病性神经病等。病变好发部位与神经损伤的部位密切相关,可涉及任何关节,依次为膝、肘、脊柱、髋及肩关节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仅是感觉神经障碍,自觉麻木、行动不稳,偶尔出现轻微疼痛。由于中老年人群中关节疼痛的情况较为多见,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解,尤其是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时,更易被混淆。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或称夏科氏关节),又有无痛性关节病之称,临床表现的最大特点是关节破坏的程度与疼痛不成正比,多发生在50~60岁,病程较长,病人发病后常常因无疼或轻微疼痛而延误就诊时间,造成关节的进一步破坏。后期,由于关节神经营养性差而易造成骨质疏松,负重关节极易出现粉碎性骨折,且痛觉欠敏感。
  行走不稳,警惕无痛性关节病
  而上文提到的老吴的"老寒腿",最终被诊断为"神经营养性关节病",这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但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如桂提醒说,由于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营养性关节病需引起警惕。
  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老寒腿其实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学名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出现的下肢酸麻胀痛等不适症状,因受寒而易发病或症状加重,因此常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老寒腿"。
  冬季是"老寒腿"容易发病的时期,人们习惯将
  最近气温下降,"糖友"老吴总觉得双腿发麻、隐隐作痛,以为是大家常说的"老寒腿",注意保暖就行了,也没到医院去诊治,后来发现膝关节开始肿起来,行走变得困难,才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神经营养性关节病",而且医生说跟糖尿病有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