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与单用胰岛素相比,胰岛素联合治疗的优越性或至少非劣效性的原因还不确定,很可能是因为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磺脲类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控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更符合生理模式。体重增加较少则与胰岛素注射应用较少有关,二甲双胍可能也起了一定作用。肥胖的胰岛素抵抗患者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会推迟所注射胰岛素的起效时间,导致非生理性餐后胰岛素分泌,因此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肥胖的个体无法形成所需要的餐后胰岛素。其他相关因素还包括,当采用简单的基础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时,血糖监测(空腹血糖)以及剂量调整(只需要调节1次注射剂量)更便捷。
在Cochrane回顾中,与单用胰岛素[NPH胰岛素每天注射1次]相比,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HA),对血糖控制有显着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使用OHA联合睡前NPH的治疗方案与单用胰岛素(每天注射两次或每天多次注射)对血糖的控制效果相当,说明与单次注射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相比,采用多次胰岛素注射并不能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与单用胰岛素相比,采用胰岛素-OHA联合治疗可使每天胰岛素总需求量相对减少43%。另外与单用胰岛素相比,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睡前NPH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也显着减少。因此作者认为,睡前NPH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与单用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效果相当,如果采用二甲双胍,则体重增加较少。
关于2型胰岛素糖尿病治疗,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究竟采用胰岛素联合治疗还是单用胰岛素,单用胰岛素指预混胰岛素或基础/餐前或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既往的荟萃分析、综述以及最近收录到Cochrane 数据库的一项系统回顾,都着重于这一方面研究。该项回顾共纳入20项研究共计1811例患者(糖尿病平均病程10年,平均年龄60岁),平均研究时间为10个月。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的全面回顾
摘要 考虑到2型糖尿病的流行以及血糖控制情况,需要胰岛素糖尿病治疗以实现血糖控制的患者数目正在快速增长,因此有必要制定简便经济的治疗策略,以便于胰岛素治疗的开展。有关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 既往的荟萃分析以及综述包括最近收录到Cochrane 系统回顾数据库的资料均推荐,“口服药物加用每天1次基础胰岛素注射”作为开始胰岛素治疗的选择方案。有关基础胰岛素的选择,与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相比,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的时间-效应曲线更平稳,作用时间也更长。使用口服药物加用甘精胰岛素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并且便于开始胰岛素治疗。
现代胰岛素糖尿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