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现代医学2型糖尿病前期。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如果在这一期,积极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控制肥胖,减轻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则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这一期中医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举个例子脾瘅期患者大多会出现食欲亢盛,加之控制饮食会造成饥肠辘辘、心慌气短更严重的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候服用益气养阴的玉竹就能明显减轻饥饿感和心慌气短,再配上二冬汤、增液汤益气养阴,心慌气短、饿得难受就可以消除了。
这一期的患者区别于脾瘅期患者的是血糖已经明显升高,血糖升高机体就会出现问题,此时的治疗不是说把血糖降下来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机体已经造成了伤害,需要修复,这时候就需要中医药来调理,举个例子:
消渴期
吕教授精研《黄帝内经》,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消渴病(编者注:消渴病与消渴是不同的概念)可分为脾瘅、消渴、消瘅3期。这3期分别对应现代医学之2型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临床期和并发症期。吕教授认为,这三期中医药均有可治之处。
中医药
防治糖尿病
消瘅期
日前,有人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并且作者在文章中声称: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作者质疑我国古代的诊脉等传统的中医疗法,他认为仅靠脉诊是不可能把病诊断出来的。
消渴期很多患者会出现口渴,口干舌燥,甚至口干的都不想喝水了;满闷口苦,咽干,脾气急躁;燥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等,这些问题即使血糖降下来也不能解决,这时候就需要中医的调理;当然在消渴期,中医还有很多西医无法替代的优势。
中医究竟能否诊治疾病?能否
防治糖尿病?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吕仁和教授。吕教授说,目前大众对中医
防治糖尿病大致有两种心态:一种人根本就不相信中医可以治疗糖尿病;还有一种人对中医期望过高,总是抱着除根的期望。以上两种心态比较典型,但这两种心态都是不正确的。那么究竟糖尿病患者应该对中医持一个什么心态呢?
脾瘅期
最后吕教授想告诫病友:对中医的态度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断然拒绝,不要相信广告说的什么什么中药可以除根、可以完全治愈糖尿病的说法。中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各期有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完善性。西医也是同样,任何一种医疗体系都不可能一统天下。目前我们临床上治疗采取团结西医,发挥中医优势,该用中药时就用中药,该用双胍类就用双胍类,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这是最理想的
防治糖尿病的方法。
相当于现代医学糖尿病伴发并发症或伴发病的阶段。此期患者多见气滞血瘀,导致脑子、心脏、下肢等出现末梢血管堵塞,这些问题解决起来,西医也是很头疼,但是因为中医古代就对“消渴病”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所以在这一期中医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并发症期的活血化瘀,西医也有很多活血化瘀药,西医血瘀就活血化瘀,中医则不同,每一种血瘀都是不同的治疗方法,气滞血瘀,就要理气化瘀,若是寒滞血瘀,那就需要温阳化瘀,在这一点上中医有绝对的优势。
即糖尿病临床期,此期内热不仅伤阴,而且可以耗气,日久则见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久病入络,导致络脉血瘀,则成为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基础。此期若能积极采取中医药治疗措施,或清泄结热,或清热祛湿,或清热解郁,或养阴清热润燥,或清热益气养阴,或兼以活血化瘀,则可以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有利于预防心、脑、肾、眼、足等多方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