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每天早8点左右至10点左右。(时间会因天气等原因有所变动)
运动强度:以2至3小时为宜。
运动场地:平整地面。
鞋子:软底的运动鞋。
■TIPS:
构造:底托以一枚铜钱加一层皮垫即可。
羽毛:火鸡毛最合适。
重量12克为宜;高度15至16厘米。
外落:用足外侧接毽并落在足外侧。
里接:用足内侧接毽并落在足内侧。
拐踢:用足外侧将毽子在体侧踢起。
蹦踢:用脚背弹踢毽子。
磕踢:用膝关节上部至大腿下部触踢毽。
盘踢:用脚内侧踢毽。
踢毽可以运动到末梢神经,还有很多死角部位,如小关节、小肌肉。同时,两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毛细血管会出现堵塞,踢毽可以刺激到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头痛、眼睛不适、肩颈病和坐骨神经痛等慢性疾病也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小的毽子可以运动到全身,尤其对那些不敢做“剧烈”运动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偏高、缺乏运动,下肢会逐渐消瘦、萎缩,而踢毽主要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从而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这对血糖的调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寒冷的冬天,糖尿病患者做适量的动动不但可御寒保暖,还可以强身健体。其中踢毽不亏为最佳动动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