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终末期的透析患者更易出现低血压情况。发生透析性低血压往往表现出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焦虑、胸闷不适、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少数透析患者可无前驱症状,突然血压下降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故透析过程中,应定时测血压,如上述症状一出现立即取平卧位,并给予积极的处理。
一、原因: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血容量不足: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多数与过量脱水使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在很短的时间内过量的超滤,致心搏出量和输出量降低,这些情况的出现可能由于:(1)对超滤量错误的估计;(2)透析患者为了多进水而多报体重;(3)血管通路静脉端不畅,使静脉压升高而致透析正压升高、超滤量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还多见于透析前已有血容量不足,如进食少、低钠饮食、恶心呕吐,服用降压药和血管扩张剂及治疗。
2.长期使用低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致使血钠降低,血浆渗透浓度下降,体液进入细胞内,使血容量减少。
3.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在血适时体重下降量超过适折前体重的5%以上,易于发生低血压,因此透析间期增加体重应控制在4%以下。
4.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功能不稳定:房颠、心包炎、内毒素、感染出血等易引发低血压。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超滤过量引起的低血压多数发生在透析开始1小时后,在超滤一定量而不补充液体时,由于透析膜和过敏性毒素引起的低血压,则更早出现,以上几种因素同时存在,则发生低血压的机会增多。
二、防治
1.防治措施:
(1)防止过量超滤:较准确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每小时超滤不能超过透析患者体重的1%(单超例外)。定期调整透析患者的体重,工作人员亲自称透析患者的体重并准确记录。
(2)增加血浆渗透压:一般用含钠140一14anm01/l的透析液,透析一开始把钠的电导度调至143一l45mmol/l,急性低血压时,快速输入高钠盐水和高渗葡萄糖溶液,但过量可引起透析患者体重增加或加重心衰。
(3)改善心功能:充分透析,每周3次,时间保持在12—16小时,改善贫血:输浓红或用促红素,治疗胸腔积液、心包炎和冠心病。
(4)合理应用降压药:有些降压药半衰期长,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透析的停服降压药。
(5)若透析时,经常出现低血压者,可采用透析前饮用盐水,停用降压药等。
(6)改变透析方法: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透析患者和老年透析患者反复发生低血压者,应改用支替血液滤过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7)支持疗法:如给予白蛋白、输血增加营养等。
(8)合理使用升血压的药物维持正常血压。
除低血压以外,透析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在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上,一般将透析作为微化中药渗透疗法的辅助性治疗,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切忌将透析作为一种单纯的治疗手段,否则极易导致肾功能的完全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