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的成绩一般以一、三、五、十年的肾或人存活率表示,所谓肾存活是指肾脏有功能。肾移植在我国开展最早,也是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尽管肾移植近期疗效已经令人很满意,有关的资料表明:我国肾移植后人五年生存率大于90%,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一般在10年之内。但从长远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带功能肾死亡的病人越来越多,超过了肾移植死亡人数的40%。有专家指出,肾移植半年后仍有25%~40%的肾脏移植病人会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蛋白尿、进行性贫血和移植肾体积缩小等,并且在10年内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其中移植肾慢性失去功能会在术后6个月至数年后发生,患者常没有任何不适。如果单纯从移植肾的功能来看,这些手术无疑是成功的,但病人最后如果死亡了,无论原因何在,这些移植手术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目前威胁肾移植患者长期生存最主要的问题是药物毒性、心血管疾病、病毒性感染、排斥反应,以及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听从医生的指导,依从性差等。其中在临床上,移植后感染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尤其是移植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从全球数据来看,移植后50%的患者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从国内移植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去年单肾移植就有21%的患者发生了移植后感染。另外有症状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在肾移植的发生率分别为8%。移植后如果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例如增加急慢性排斥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降低长期存活率等。此外,心血管疾病是危及肾移植患者生命的首要因素,大约50%的肾移植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则是移植术后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尽管抗排斥药物近年的进步使肾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大大提高,但与移植手术本身相比,术后的医疗护理、合理用药、饮食锻炼、生活习惯等同样重要。
据有关部门统计,肾移植后人10年存活率仅为1%,而采用透析等保守疗法的尿毒症患者10年存活率却能达到40%。这组数据有力的说明肾移植并非尿毒症患者的最佳选择。目前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微化中药渗透疗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肾单位,改善肾功能,特别危重期的尿毒症患者配合透析缓解症状,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和心理调适,最终延长尿毒症患者的存活期,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