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除了使用非地道药材外,还和患者使用不当有关。就像西药的处方药要求患者严格按医嘱服用一样,中药在这点也是很讲究的。徐大基教授解释,许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医生开了十剂药吃了效果很好,不再去看医生调方而自己又去抓了十剂来吃,或者把自己吃了效果很好的药方推荐给朋友来吃等等。他说,其实中医是非常讲究个体差异的,同样的病不同的人,药方可能完全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两次得同一个病,得病的内在机制不同,药方也会迥异。如果患者不严格按照医嘱来服用,无论是中药、西药,治病的反而变成了致病的,也就不奇怪了。
人们之所以对“木通”谈虎色变,主要源于两次事件。一次是在英国,有人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便秘引起肾衰,另一次是在比利时,有人服用含木通制剂的减肥茶,引起肾衰。徐大基教授解释,这两次事件中,都是由于商家使用了非地道药材———本来该用川木通的用了关木通,以及患者长期服用而导致的,这并不能将棒子打在中药上。
对于中药治肾病的问题,记者又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中药治肾病专家徐大基教授。徐大基教授说,木通、防已是否具有肾毒性不能笼统地说。他以木通为例解释说,木通类药材分关木通和川木通两种。前者有较强的肾毒性,这在中医药典籍中中药治肾病早有记载,中医师在处方中使用很慎重,或不使用;而在临床上使用很广泛的川木通,是没有毒性的,它具有很好的利水通淋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