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肾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不愿意用激素的患者,就其愿意都是因为激素的副作用,但是激素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是可以其到一定的作用的。对于此我们采访了北京肾病医院的程振远院长。
程院长指出:激素虽然有其副作用,但当其有利于治疗的时候,也就是说但他的副作用小于他的正作用时,就应该用到激素。比如在微化中药的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激素为其净化环境!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主要是受说明书的影响。
“说明书医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医学名词,指的是药品说明书里的内容与当今医学的冲突,并由此引发的患者的不安,恐惧甚至是误解。
药品说明书是厂家对药品有效性安全性的“承诺”,但是这样的承诺往往于时代脱节。一个药品从生产出来到今天,长者几十年,对它的认识肯定是有变化的。比如《内科学》每四年就要重新审定一次,但是说明书却没有这样的速度,有谁听说过强的松的说明书什么时间修改过呢?
所以,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医生说的和说明书上讲的对不上号,比如acei类降压药说明书明确地讲肌酐超过265就不能再用了,但是临床工作中我们还是经常给这部分患者开这些药(原因以后我们另外有文章会谈到),导致许多病人跑来和医生对质。
具体到环磷酰胺,这个问题也很突出。环磷酰胺的说明书里列举的副作用甚多,病人看的心惊肉跳。“万一出了这个问题,病人会不会拿着说明书去告我呢?”有些医生难免有这样的顾虑。所以,药厂不断地开发替代品,医生对新产品也趋之若骛,昂贵的骁悉现在大行其道,说明书医学“功不可没”。
1999年以后,国外的几项医学研究证实激素和环磷酰胺对iga肾病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而骁悉却没有这样的效果,文章一发表,结结实实打了那些好高婺远追新逐异的医生一个大大的耳光。在中国这个才过了几年好日子老百姓大多数还是自费看病的国家,非要和教科书反着来,随随便便开这么贵的药,学术内功和职业操守都有欠缺。从这个角度讲,笔者对国外那些几年十几年研究4分钱一片激素的学者深表敬意。
问题是,环磷酰胺真有那么可怕吗?比如出血性
膀胱炎,这个副作用几乎各种消息渠道都会提到,可事实是,只要注意多喝点水,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几乎不需要考虑,中西方人种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同,西方国家多见的出血性膀胱炎,在中国连1%的发生率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