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我国已成为肾脏疾病的高发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肾脏疾病在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肾脏疾病仍然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肾脏疾病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全身各系统疾病又可引起肾脏的损害。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功能的完全丧失,乃至全身功能的丧失。
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肾脏的结构主要是由肾小球及肾小管构成,血管床及血流量十分丰富,心排出量的四分之一流经肾脏,所以循环血量的变化必然影响肾脏;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也最易在这里沉积,而引起炎症,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
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作为人体最主要排泄器官的肾脏,其作用是将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毒素等排泄及浓缩,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当肾脏的固有功能细胞受到攻击时,也可以损害肾脏,如来自于药物的,像庆大霉素、解热镇痛药所引起的急性肾脏损害等。体内某些内分泌素:抗利尿激素,心钠素等可影响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调节,稳定机体内环境,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肾素等可调节血压的变化等等。某些肾脏病还受遗传因素及代谢因素的影响,如
多囊肾、
糖尿病、
肾病等。所以肾脏疾病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感染、中毒、免疫、代谢、遗传、药物等等,故肾脏疾病的预防及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自我保健,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感染灶,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系统性
红斑狼疮、
高血压等,也要防止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其次,要注意观察身体的某些变化:如水肿、高血压、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贫血等,并观察尿的变化,尿量的多少,有无泡沫尿、
血尿、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排尿里急后重、脓尿、气尿及血性精液等,以上都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如果有以上不适,就应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判断,为肾脏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以便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万一不小心患上了肾病,也无需过度紧张,要及时及早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肾脏病患者应注意休息,如何休息视病情而定。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病变程度采取相应的食疗。控制感染,清除原发灶、治疗原发病、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