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排除标准 (1)1个月内曾系统用抗真菌药,15天内外用抗真菌药;(2)有肝肾疾患;(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对咪唑类抗真菌药
过敏;(5)依从性差或不能按时复诊者。
孢子菌性
毛囊炎1.4 观察方法 治疗2周(第14天)及治疗结束后2周(即治疗起第42天)各检查观察1次,判定临床及真菌学疗效。停药后3个月随访观察治愈者的复发情况。
孢子菌性毛囊炎1.3 治疗方法 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KCZ),又称里素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0mg,每天1次,与饭同服,同时皮损处外涂必伏(英文名为bifonazole gel,通用名为联苯苄唑凝胶,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涂药前先用清洁水外洗并擦干,涂药后轻轻搓揉几分钟,每天1次,均连用28天。
1.1.1 入选标准 凡面部、颈部、上胸部、背部、臀部等有半球形毛囊性玫瑰红色坚实
丘疹或丘脓疱疹,密集或散在分布,不融合,十几至数十、数百个不等;有不同程度的
瘙痒;皮损直接镜检见成堆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并有出芽现象者。
孢子菌性毛囊炎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
性病科门诊,70例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49岁,平均23.2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6年,平均3.3个月;部位:面部23例(以前额、鼻周及下颌多见),颈部3例,上胸部21例,背部9例,臀部3例,臀部和股内侧各2例;面、颈、胸部同患7例。伴有寻常痤疮22例,
脂溢性皮炎5例,蠕形螨3例,念珠菌
包皮龟头炎3例。
孢子菌性毛囊炎1.1 病例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孢子菌(the genus pityrosporum)引起的毛囊炎性皮肤真菌病,临床上较常见,但短期治愈有一定难度。笔者于2002年12月~2004年5月应用酮康唑内服联合必伏外用治疗70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孢子菌性毛囊炎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为自觉症状及皮损完全消退,可留下暗褐色色素沉着斑,真菌镜检阴性;显效为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70%,真菌镜检阴性;进步为自觉症状减轻,皮损消退30%~70%,真菌镜检阳性或阴性;无效为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皮损消退<30%或有新皮损出现,真菌镜检阳性。痊愈加显效合并计算为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