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精神病历来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精神康复期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约有精神病患者4000万,发病率仍在逐年递增,而我国约占患者总数的一半。西医治疗此病有其优越性,但 是依赖以及诸多的副作用也困扰着医生们。我出身于中医之家,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之后又熟读国医经典,看到哪些精神病患者困惑的样子,自然也就产生今生一搏,只求将癫狂患者化为宁馨之人的想法。当然,后来我用于临床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所称道的“抗精神病系列 本草”,之所以能对精神分裂症、周期性精神病、癫痫、抑郁症、癔病、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 、躁郁症、脑炎脑外伤引起的精神病等症取得了见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的效果,还因为我曾经到各地向名医求教,收集民间秘方偏方,博取精粹。
记:治疗精神病仅仅是因为家有“真经”而自然继承,还是您对此病有特殊的兴趣?
裴:精神疾病属于中医的“癫、狂、郁”等症侯范畴。大多医家从痰火内盛、肝郁主结来分型辩治,精神康复期据此疗效往往不甚显着。由于我出身于中医之家,受家庭的影响较深,但在精神疾病的理论体系上我有自己的新看法,而且从临床上得到了验证。我认为精神病的机理固是“痰迷心窍”,而最重要的却是脾虚为辩证之核心,从调理脾胃入手,培补后天之气,方可使湿痰尽去,痰火、肝郁等症结渐除。
记:您所提出的“脾虚为辩证核心”是源自哪种理论体系,是您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
在全国精神疾病传统 中医研讨会上,记者对来自山西省运城市盐湖中医院精神病康复部裴云霞医师的发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提出的“精神康复期脾虚为辩证核心”的观点,使对传统医学略知一二的记者似有耳目一新之感,遂在紧张的会议间隙作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