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要尽量避免受凉 ,减少感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于冷温敏感 ,容易受凉而诱发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 ,可使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 ,促进病情复发。因此 ,患者要随天气变化 ,注意增减衣被 ,特别是寒冷地区的患者应加强保暖措施 ,室内保持温暖、温湿度适宜 ,外出时要穿暖和些 ,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以避免受凉感冒等不利因素影响 ,促使病情稳定并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 ,要认真做好饮食调整 ,保证营养需求。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间 ,结肠炎患者常常食欲不佳、进食量减少 ,或因病情需要禁食数天 ,加之腹泻本身影响 ,造成蛋白质、无机盐和体液的不足。另外 ,在治疗过程中受药物的影响 ,如SASP可致恶心、呕吐、叶酸吸收不良 ,而激素可致蛋白质代谢紊乱 ,这种情况也会加重机体营养不良或产生贫血。所以患者要十分重视饮食调整问题 ,做到平日饮食少量多餐 ,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一日三餐习惯 ,可一日四五餐 ,但每餐的摄入量不宜过多 ,七八分饱即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少渣和少刺激性。若在病情活动期 ,不宜吃海产品 ,少食奶制品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通过合理饮食 ,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白蛋白等 ,以防止营养不良或缺乏症对患者病情的不利影响。
其次 ,要保持心态平和 ,情绪稳定。从理论上讲 ,溃疡性结肠炎与精神因素之间关系密切 ,精神异常或情绪波动可构成其病因或诱因之一。从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结肠炎患者心态和情绪的波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十分明显。当精神受创 ,如生气、发怒、急躁或不良心态 ,如多忧、多虑、焦虑、抑郁或感到治疗无望时 ,往往会使得本已稳定的病情再度复发 ,并且复发后多有便血。反过来又使得情绪和心态更加不稳定 ,甚至两者间构成恶性循环。因此 ,积极调整心态 ,稳定情绪对病情改善是至为关键的。患者要努力去做 ,以乐观 ,平稳心态看待生活 ,对待疾病 ,促进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 ,要做到生活有规律 ,按时进餐、睡眠和服药是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基本保证。尤其是服药要长期坚持并按日按时去服 ,注意用药品种不宜多 ,缓解期仅用SASP + 2~ 3种辅助药如维生素、思密达、乳酸菌素片等 ,但需要维持 1~ 2年。应当清楚认识起居不规律 ,不遵医嘱坚持长期及按时用药 ,往往是病情迁延、缓解期缩短 ,这是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 ,必须加以克服。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为一慢性疾病 ,治疗时间长 ,加之不易治愈 ,因而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为减少用药量 ,防止病情加重 ,避免反复发作 ,还必须充分认识自我护理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调理 ,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基础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如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SASP)、强的松和氢化考的松 ,以及中药保留灌肠。这种治疗模式有肯定疗效 ,但目的在于缓解病情而不是彻底治疗 ,因而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治疗 ,方能减少病情反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结肠和直肠的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中青年患者多见 ,呈反复发作 ,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炎症过程。活动期常出现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 ,需要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等疾病认真鉴别 ,并结合结肠镜检或钡剂灌肠结果 ,方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