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小儿尿铜低于40μg/24小时,患儿明显增高,常达100—1000μg/24小时,由于其他原因所致肝病,包括慢性活动性
肝炎,胆汁滞留、
肝硬化等,亦常有尿铜排出量增高,在诊断时应予以鉴别。该项指标对估价治疗效果和指导药物剂量颇有帮助。
1、肝脏
病程中常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至少15%的患者溶血表现明显。
1、血清铜蓝蛋白测定
治疗方案
3、肝细胞含铜量测定
肝豆状核变
性病诊断检查
3、减少铜吸收
7、骨骼
(三)肾脏损害
2、促进铜排出
正常小儿为200—400mg/L(或血清氧化酶测定为0.25—0.49O.D)患儿通常低于200mg/L或<0.25O.D甚至在50mg/L以下,但有5%患儿正常或在正常低限。
该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地理环境、饮食结构、基因突变在不同组织的表达不同等有关。患儿肝内铜的储存在婴儿期即已开始,大都在学龄期发病,但亦有早3或晚至成人期发病的,整个病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从出生后开始的无症状期,除轻度尿铜增高外一切正常,甚少被发现。以后随着肝细胞中铜储存量的增加,逐渐出现肝脏损害。继而铜开始在脑、眼、肾和骨骼沉积,发生肝外组织损害。
肝细胞最初呈现脂肪浸润改变,以门静脉区周围为显著,在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形状、大小不一,基质密度增加,内外层膜分离和嵴间距增宽,同时可见基质内有空泡状或结晶状包涵体。溶酶体内含有脂质颗粒,过氧化酶形态不一,且其基质呈颗粒状或絮状。随病程进展,肝组织出现纤维化和肝硬变改变。脑的病变主要位于基底神经节的豆状核及尾状核,脑胶质细胞内及毛细血管周围可假铜沉积。肾脏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胞浆内有铜沉积。角膜铜颗粒主要沉积于周边,形成环状,称K—F环。
2、24小时尿铜排出量测定
D—青霉胺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能与铜离子结合,促进尿铜排出,且可能促进细胞合成金属硫因。剂量为每日200mg/kg,分次口服。治疗期间应监测尿铜,第1年内要求每日尿铜排出量>2mg,一般在治疗数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可改善,而
肝功能好转常需3—4个月的治疗,可根据尿铜及临床症状调整外药,因青霉胺可能抑制维生素B6,故应每日补充维生素B625mg。可考虑用盐酸三乙撑四胺剂量为每日0.5—2g。近年来应用另一高效铜络合剂,连四硫代相酸胺,可与铜络合成Cu(MoS4)2自尿液排出,短期内改善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病概述
肾功能受损程度不一,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管病变。
5、血液系统
口服锌制剂可促进肝和肠粘膜细胞合成分泌金属硫因,与铜离子结合后减少肠铜离子吸收。常用硫酸锌(每100mg含元素锌20mg),每日口服量以相当于50mg锌为宜。分2—3次,餐间服用,对轻症或病情改善后可单用锌剂,对病情较重开始治疗时,与青霉胺联合使用,但两药需间隔2—3小时,以免疗效降低。
1、低铜饮食
早期有腕部震颤、扮鬼脸、
口吃和书写困难等,同时有步态僵直、吞咽困难,四肢呈波动性强直。
根据正常人在经静脉给铜后肝细胞能迅速将其合成铜蓝蛋白并分泌入血循环的特点。可一次给患者静注64Cu或67Cu(板衰期分别为12和61小时)0.3—0.5μCi。在注射后5—10分钟,1、2、3、4、24和48小时各采集血样一次,监测其反射量。正常人在4—48小时之间呈持续上升,而患者则在4小时以后持续下降,其48小时血样的计数仅为4小时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