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皮肤病 > 红斑狼疮 > 正文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_什么是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5-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zlnow.com整理推荐。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发病原因

  1. 自身免疫性疾病。

  2. 遗传因素。

  3. 感染因素。

  4. 物理因素:紫外线、创伤等。

  5. 其他因素:某些食物、药物、精神紧张、寒冷刺激等。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1.黏膜损害:好发于下唇,破坏唇红缘;病损中央萎缩发红,边缘隆起呈盘状;病损黏膜侧有放射状排列的短密白色条纹,皮肤侧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有烧灼感,易出血,结痂。

  2. 皮损:多见于颊、颧、唇、鼻、耳、头皮、四肢等。初始为皮疹,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和灰褐色附着性鳞屑覆盖。去除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孔,取下的鳞屑似图钉,即“角质栓”。鼻梁、鼻侧和双颧部可见“蝴蝶斑”。

  3. 全身:无明显自觉症状,可伴瘙痒、刺痛、灼热等。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如胃肠道症状、不规则发热、关节疼或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心脏病变、肝脾肿大、肾病等。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疾病诊断

  1. 黏膜损害:唇红部有红斑或糜烂,中央凹陷,边缘稍隆,病损周边有白色放射状排列的短密条纹,破坏唇红缘,皮肤侧色素沉着。

  2. 皮损:角质栓、蝴蝶斑、鳞屑形成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CD4/CD8比率增高。

  4.组织活检:组织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表现为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角化层可有剥脱,粒层明显。皮肤病损有时可见角质栓。上皮棘层萎缩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基底细胞层显著液化变性,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基底膜不清晰。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血管周围有密集淋巴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可见类纤维蛋白沉积。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水肿、断裂。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上皮基底膜区有一连续的、粗细不均匀的翠绿色荧光带,呈颗粒状、块状,称为“狼疮带”。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鉴别诊断

  1. 慢性唇炎:慢性唇炎有时也有白花纹,但并非放射状排列。

  2.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阵发性剧烈瘙痒,淡黄色痂皮覆盖。

  3. 扁平苔藓:皮损常呈对称性,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瘙痒。口内为白色条纹,唇红部病损不破坏唇红缘。

  4.多形性红斑:起病急,与变态反应有关。口内大量疱破后糜烂,皮肤上可见靶形红斑。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疾病治疗

  1. 避光;遮光剂:5%二氧化钛软膏、5%对氨基苯甲酸酊等。

  2. 避免冷刺激、治疗感染病灶。

  3. 全身治疗:羟氯喹、昆明山海棠、雷公藤、沙利度胺、糖皮质激素等。

  4. 局部药物治疗:0.2%呋喃西林液湿敷,去除痂皮后涂布糖皮质激素类制剂;激素局部封闭;外用局部用止痛、消炎、激素类软膏;环孢素A、他克莫司软膏等。

  5. 中医中药。

  中医诊疗网提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口腔黏膜,它是各种红斑狼疮中最轻的一个类型。

  延伸阅读:治疗红斑狼疮最好的方法: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急性或暴发性病例,或者主要脏器如心、脑、肺、肾、浆膜受累时,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血小板减少作出血倾向时,也应用糖皮质激素,这是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

  2、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能抑制前腺素合成,可作为发热、关节痛、肌痛的对症治疗。如消炎痛对SLE的发热、胸膜、心包病变有良好效果。由于这类药物影响肾血流量,合并肾炎时慎用。

  3、血浆交换疗法:通过往除病人血浆,达到往除血浆中所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等,后输进正常血浆。效果显着,但难持久,且价格昂贵,适用于急重型病例。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