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冠心病 > 正文

心脏血管病的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2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蒋世良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透视下,采用导管等特殊器材经皮穿刺进入人体心脏、大血管或周围血管内治疗心脏和血管疾患的心脏血管病的治疗非手术方法。因其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仅需局部麻醉(合作的儿童及成人)、操作简便、无须开胸手术和体外循环、心脏血管病的治疗痛苦少、风险小、不需要输血、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师的认可及患者的欢迎。随着介入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治疗经验的逐渐积累,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也日益广泛,逐渐扩大到心脏病学的各心脏血管病的治疗领域,其中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心脏血管病的治疗大型医学学术会议已将结构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列为单独的专题来进行研讨,表明心脏血管病的治疗一领域的发展对推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在本届的CIT大会上,要对结构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治疗的长期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研讨, 以进一步促进该领域健康发展。

      在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年国家的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已拨款200万元专门用于包括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 技术操作规范, 近、中和远期疗效的评估, 以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心脏血管病的治疗   瓣膜性心脏病方面,介入治疗已不仅仅局限于二尖瓣狭窄,还包括一些外科术后所致的肺动脉关闭不全, 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目前, 国外已将经皮瓣膜支架植入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跟国外相比稍微晚了一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发展前景,对危重及不宜手术的患者, 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无疑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二、外周血管病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目前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对改善远端脏器及肢体血流, 防止血管破裂等是非常有效的, 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另外, 没有血管外科医师的医疗单位不宜开展此技术。对其它类型的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应由血管外科医师酌情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术中覆膜支架植入术等, 而不应盲目单纯行覆膜支架植入术, 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心脏血管病的治疗 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目前我国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其介入治疗的数量已居世界首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相关器材的研制开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日趋扩大,并在全国迅速发展。其中Amplatzer封堵器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而10多年前的Rashkind技术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因其残余分流的发生率高等原因已被淘汰。20世纪90年代的Sideris技术,当时只能封堵直径<15 mm的房间隔缺损。1997年Amplatzer技术引进我国,此后国产封堵器材也陆续应用于临床。目前,在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由于其解剖部位的复杂性及对封堵器材的特殊要求, 一直制约着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发展。2002年Amplatzer偏心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应用于临床后, 其介入治疗的数量才有了很大的突破。 但其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房室传导阻滞, 三尖瓣或主动脉瓣损伤所导致的重度关闭不全等, 应该引起介入医师的高度重视。至今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尚未通过美国FDA认证。 根据现有国内资料分析及国外文献报道,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后晚期并发症罕见, 而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晚期并发症已逐渐被认识, 除前面提到的以外, 还有主动脉-右/左心房“瘘”, 心包压塞, 右室流出道狭窄等。 因此, 严格掌握适应证, 规范操作技术是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术后应密切随访, 及时发现和处理介入治疗术后所造成的晚期并发症。当然,只要对适应证选择得当,操作规范,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成功率可高达98%以上, 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一般在95%左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