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得这种病?该注意什么?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一、 临床流行

病学?糖尿病高血压研究(HDS)发现,在45岁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40%伴有高血压,而在75岁左右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更上升至 60%,UKPDS发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38%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和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吸烟等均是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存在加重了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被称为双重危脸因素(double risks)。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危险性是前者的2倍,而在同时存在高血压的病人中则增加至4倍,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HDS接近5年的,随访发现: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中风的危险性增加2倍,急性心梗的危险性增加1倍。此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提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也是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压常加速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使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在有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中,血压每年上升幅度为3~4mmHg,而非糖尿病者仅为 ImmHg。许多研究也证实对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降压治疗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脏病变进展。高血压在早期即导致微血管压力增加,这是高血压导致微血管病变最关键的始动机制。微血管压力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外基质蛋白合成增多及微血管系统的硬化,其中包括典型的基底层的增厚,并进而使血管舒张功能受限。此外,在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情况下,微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缺陷也加重了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高血压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较无哥血压的糖尿病者视网膜病发生的危险性更高。研究发现收缩压增高与渗出,出血等视网膜病变显著相关。

高血压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密切关系在许多临床干子与试验中也得到证实。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严格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UKPDS结果,严格控制血压组较一般控制组糖尿病相关的任何终点减少24%(P= 0.0046);脑卒中,心肌梗塞、心哀等心血管事件分别降低44%(P=0.013)、21%和56%(P= 0.0043);微血管病变发生危险性降低37%(P =0.0092)。随访6年后,蛋白尿出现的危险性降低29%,随访7.5年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降低34%(P=0.004)9年后双眼视力恶化的危险性降低47%(P=0.004)。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在1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形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而2型糖尿病高血压机制则更为复杂,可能和以下几方面有关:

1.遗传因素?研究已证实,胰岛累抵抗和 2型糖尿病均为多基因遗传疾病。高血压在糖尿病人群中高发的现象表明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能有着某些共同的遗传基础。高血压患者常有阳性家庭史,也提示其发病具有遗传背景。目前有一些研究对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可能有关的遗传缺陷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所涉及的遗传位点包括:①血管肾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项研究证实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相关:D/D基因型与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
及非糖尿病肾脏病变均显著相关,但尚未发现与糖尿病人群并发高血压有明显关系。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遗传缺陷。早期有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有关。但另一些研究对AGT基因 M235T和T174M位点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il)基因A1166C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均未发现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显著相关。对我国人群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肾素(REN)基因的一个四核苷酸(ACAG)串列重复序列进行多态标记研究也未发现肾素基因与糖尿病、高血压的相关性。③胰岛素受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已证实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从胰岛素抵抗常与高血压存在家族集聚性事实可推测胰岛素受体变异可能与高血压发生有关。对高加索人群的研究表明在胰岛素受体第9内含子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对日本人群的调查显示外显于3的多态性与高血压有较弱的相关性,微卫星DNA技术证实内含子2与高血压无关。胰岛素受体基因多态性谱还与有高血压家庭吏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有相关性。在中国人群中,胰岛素受体基因与高血压的关系也得到证实。此外,胰岛素受体基因功能的失调也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因素。在自发性高血压的小鼠中发现为适应NaCI的负荷,胰岛素受体基因的表达出现下调,这可能与增强子的作用有关。④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β3-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增加脂解和能量分解对能量平衡起着调节作用,其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可能有关。一些研究发现其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但在其他一些研究中未能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显著相关。⑤其他基因位点:如糖元合成酶(GSY)基因、葡萄糖转运于-4(GLU-T4)基因以及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等,一项研究认为GSY基因XbaI位点A2等位基因可能与伴糖尿病家庭史的高血压有关,但未在其他研究中得到证实。另一项研究发现在有糖尿病家庭史的高血压患者中,LPL基因附近的几个位点(D8S261、D8S282、 D8S13、NEEP)与收缩期血压水平有明显相关。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