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营养成因
1、过量摄入钠:经常过量食用含钠较高的食物,会引起水分在体内滞留,同时促使体内血容量相对增加,钠在体内蓄积也可引起动脉管径变小,导致心脏将血液注入血管的阻力变大,从而引发高血压。
2、其他元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氯、钾、钙(钙食品)、镁、镉对血压都有影响。氯的作用跟钠差不多,是盐的另一成分,应少摄取。而钾、钙、镁的摄入量充足对血压的降低很有意义,相反则会使血压升高。过分摄入镉也会使血压增高。
3、脂肪与高血压:过多摄入动物脂肪或内脏会使血压升高,而存在于植物食品中的不饱和脂肪则能降低血压。
4、高纤维饮食与高血压:大量摄入高纤维饮食可降低血压,相反则会增加血压。这是因为食物纤维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抑胆固醇吸收,从而有利于血压的降低。
5 、酒精、咖啡、香烟和高血压:这三种物质都会导致血压的升高,也是高血压患者在饮酒、吸烟、饮咖啡的人群中较为多见的原因。
饮食调理
1、控制热量,降低体重,保持理想的标准体重。控制体重要注意热量摄入,可根据劳动强度而定,中医诊疗网建议每千克体重供给 25~30 千卡的热量或更低一些。
2、脂肪限量,减少动物脂肪的撮取,并减少摄取含丰富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鱼子及带鱼等(胆固醇小于 300毫克/天,脂肪占总热量 30% 以下,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 10% 以下),对高血压的防治很有积极意义。应多摄入不饱和脂肪,常吃新鲜水果(水果食品)、蔬菜(蔬菜食品)。
3、摄入钾、钙、镁:低钾、低钙、低镁也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分析研究表明,新鲜食物含钾高,而人工食品一般含钾低,所以应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盐腌制品等。如在高钠饮食中加入钙,或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那么血压会有所降低。多吃含镁的食物,如坚果、大豆、豌豆、谷物、海产品、深绿色蔬菜和牛奶,也可降低血压。
4、防止胰岛素分泌的增加:防止暴饮暴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勿过度饥饿等,以防进食后诱发胰岛素分泌增加而导致高血压。
5、饮食宜清淡:饮食清淡有利于降低血压。有利于自疗的食物有豆类、胡萝卜、芹菜、海带、紫菜、冬瓜、丝瓜、白木耳、食用菌、花生、葵花子、芝麻、核桃、香蕉、柚子、苹果(苹果食品)等。少食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如蛋黄、奶油(油食品)、猪肝、猪脑等。
6、戒烟、限制饮酒:研究证明,尼古丁可迅速增加动脉血压。吸烟者的恶性高血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吸烟者冠心病和猝死的危险性可增加 l 倍以上,吸烟还会降低某些降压药物的疗效。经常饮酒并使体内酒精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可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提倡戒烟和限制饮酒(每日饮酒最多不可超过 50 毫升)。
7、无盐饮食:外国医学机构研究认为:人们日常食物中,钠的摄入量已足够维系人体对钠的需要。食盐只应作为一种调味品(调味品食品),而国人每日平均摄入盐量为 6~25 克,这可能是国内高血压患者较多的原因之一。但仅降低盐类摄入量是不够的,应从饮食中把盐类完全除去。仔细阅读食品包装说明,避免含有“盐”、“苏打”、“钠”或带有“ NA ”标志的食品。而对于无高血压的人,食盐摄取量应限制在 5 克以内,这是比较安全的。
全日食品量及饮食举例
谷类(谷类食品)(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绿豆 ) 200~250 克;肉类(瘦猪肉、牛肉、鱼、虾)、蛋、豆制品 150~200 克;蔬菜 500 克;水果 250~500 克;牛奶 200 克;植物油 2 汤匙;食盐 3~4 克,总计:蛋白质(蛋白质食品) 56~70 克,脂肪 50~58 克,糖类 230~267 克,总热量 1594~1870 千卡。
宜食食物
1、食用高纤维素食(素食食品)品,补充大量纤维素。应多食用谷类,如糙米、荞麦、小米和燕麦,但是补充纤维素(纤维素食品)时要与其他补养品和药品分开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