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高血压多为病程迁延,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阳两虚,且多以阳虚为主,阳虚则寒,血得寒则凝,涩而不行成瘀。多见于高血压病累计心、脑、肾等靶器官的终末阶段。综上,高血压病血瘀的成因很多,如气、血、虚、寒、热、痰以及精神情志,饮食习惯等都可以导致血瘀。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影响心脏、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高血压病血疡证研究与中药干预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证关系密切,经临床观察,大部分存在血瘀证。其中尤以气血关系的失调最为重要。《医学正传•气血》言:“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病位除既往的认为主要在“肝”外,更与“气、血、脉”关系密切。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所致的心脏损害的早期表现,而左心室肥厚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左心室肥厚本身就是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在1986年会议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中,将“内脏肿大”作为血瘀证诊断的主要依据。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患终末期的表现,高血压病日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主血脉”,高血压病程较长者,正气渐虚,主要表现为气虚和阳虚,虚则血行不畅,停而成瘀,“血不利则为水”,故临床可见水饮内停。如左心衰时,可见水饮上凌心肺,患者喘息不能平卧,右心衰时,可见血瘀水停,浸渍全身,水肿甚,水行不利,更致血行不畅,体循环淤血发生,加重血瘀证,可见肝、脾肿大。
心衰的各种临床阶段,均有血瘀贯穿其中,活血化瘀亦是治疗基本法则之一。我们认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中医病机为高血压日久,累及他脏,久而及心,同时,久病入络,心脉不通,心血瘀阻,病位主要在心及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