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测血压135/85mmHg(18.0/11.3kPa)为正常值,24h 血压监测白天<135/85mmHg(18.0/11.3kPa),夜间睡眠时<120/75mmHg(16.0/10.0kPa)为正常值,超过上述数据即为高血压。
根据美国1997 年11 月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JNC-VI)的中医诊疗网建议,儿童及未成年人高血压分类如下(表3)。
2.按血压水平分类 根据1999 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18 岁以上成人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根据血压水平可将血压分类如下(表2)。
1.按病因分类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大类。
疾病描述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指成人(≥18 岁)在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即器官重塑(remodeling)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可能有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分泌、遗传、肾脏、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社会因素等等均可能参与发病过程。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阐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的,称为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的分类和分型:
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是怎样的?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在哪?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在这为你解答;疾病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它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发病人数1亿多。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占原发性高血压95%~99%)属于缓进型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其特点是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达10 多年至数十年,因此初期很少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