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分离:面孔再认的ERP研究》孟迎芳,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我的一些感想; 初次读这篇文献时,犹如雾里看花,知其大概,再读几遍时,渐渐体会到文献的基本思路和实验设计的过程。虽说,我还没接触到实验设计的理论,但丛这篇文献我看出对实验严谨性的重视,记忆脑注重对各方面无关因素的考虑和排除,体现科学的严肃性,这对我以后的求学态度有很大启发。当然,里面不乏我现无法理解的概念和我无法辨识的闪光点,不过通过查找资料和求助网络我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感到很兴奋。这让我想起高中数学老师长对我们说的那句话:“有所不会才能进步。”没错,甚麽都知道还如何进步?因此,遇到难的文献应感到高兴,而不是放弃,因为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开发的宝藏,如果畏难,那会错失许多宝贵东西,痛哉呀! —— 天狼 A+ 看来你的确是对认知神经这一领域感兴趣,这非常好,可以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此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基础,英语基础、生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要求更高。好好准备,玩好E-Prime软件,BP公司生产的
脑电记录系统主要利用E-Prime做呈现程序。做认知神经研究是当前国际上心理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不玩这玩意儿,几乎没有出路,至少这儿的博士生每一个人都要玩一玩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核磁共振(fMRI)目前国内很少有人玩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