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血液流变性异常可引发高血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的研究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普遍存在着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其中涉及全血黏度、红细胞流变性、血小板流变性的异常,且因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度分层不同,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亦异。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本身就是血瘀证的诊断依据之一,高血压患者同时存在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异常,RASS系统的激活的病理改变。结合现代研究,存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微观改变均与血瘀证密切相关,为血瘀证在高血压患者中广泛存在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其在降压的同时,可以逆转高血压造成的左心室肥厚,而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同一复方可以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可使血浆肾素活性显著降低。虽然认识到血瘀是高血压病重要的病理机制之一,瘀血的形成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但对于高血压病血瘀证,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论述及认识。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一些中医学者也提出了血瘀证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广泛存在这一观点。根据既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活血化瘀治疗,不但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所以有必要对高血压血瘀证这一证型进行深入探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