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高血压如何导致肾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高血压如何导致肾病?据近年来的临床统计显示,在肾透析病人中,由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衰竭病例正在减少,而由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继发引起的肾衰竭病例却逐年上升,目前已经占到50%。专家说,这些病人如果能提早预防和常规治疗,完全可以使肾损害很晚发生,甚至不发生。但是,很多病人只是认识到高血压等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而对肾脏的损害还认识不足。有的病人到了尿毒症期(肾功能衰竭晚期)才醒悟,原来高血压是罪魁祸首。

  高血压如何导致肾病?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医学界一致公认糖尿病和高血压是除慢性肾炎外继发尿毒症两大首位因素,呈逐年增多趋势,其中高血压是主要的继发行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将可大大减少尿毒症的发生。

  据一份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各大城市高血压患病率为18%,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其中知晓率仅30.2%,而治疗率为24.7%,其中控制率仅为6.1%。目前对高血压引发肾病的统计比率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但可以肯定的是临床上90%的肾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与肾病的密切程度绝对不亚于孪生兄弟。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此大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重视高血压与肾病的关系,重视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情况,就成为一项燃眉之急的紧迫任务。让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及时检查肾脏是最有效的方法。长期高血压作为一个大环境,可以导致肾脏这个小环境的缓慢改变。如引起肾缺血性改变,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受损。改变的程度与高血压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有关,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亦加重,能及时关注肾脏的病人并不多,一些患者一味吃降压药,不调整治疗方案,待到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实在令人惋惜。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时间长久造成的破坏难以逆转,肾脏会代偿增大,直至提前衰竭。 所以选择有效而规范性的治疗方法,成为高血压肾病病情康复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防止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呢?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呢?

  1、改变饮食习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限制某些食物,这样才能符合营养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2、控制热量供应:合适的热量应该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

  3、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高血压肾病患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盐腌食品;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也应少吃。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调节体内代谢有益,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高,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决定蛋白质摄入量: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日50g左右;如果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等明显异常,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减少为每日20~40g。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