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高血压胆固醇的防治刻不容缓!
在这些变化带来的中国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浪潮中,胆固醇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继续关注高血压,更要重视胆固醇,以应对这次浪潮和挑战。
近年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年轻化的趋势。根据对住院病历的回顾分析,今年1-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比例明显增加,这种情况在10年前是非常少见的。
再加上吸烟、高血压等以往就很严重的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中国将面临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潮:
中风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迅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公布的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中,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之比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STONE研究的8∶1降为4∶1,并且目前可能已经成为3∶1或2∶1,与西方发达国家的1∶1逐渐接近。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近20-30年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世纪50-70年代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油、鸡蛋、鱼、肉、瓜子、花生等等定量,转变成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三高饮食,加上汽车进入家庭、电视和电脑的普及,运动减少,超重、肥胖的比例显著增加;
糖尿病患者群迅速增加,根据WHO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将翻倍,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第二大糖尿病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人群胆固醇水平持续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在20世纪90年代末(男性33%,女性32%)与20世纪80年代初(男性17%,女性9%)相比已经翻倍。这些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的变化不仅会影响中老年人,而且高血压胆固醇对中青年和青少年的危害也很大。
在20世纪50-60年代,包括70年代,我国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很少,因此中风的发生率远高于心肌梗死。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布的STONE研究中,中风与心肌梗死发生率之比为8∶1。
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全球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