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发热属一时性菌血症所致者,加红藤、
败酱草各30g。
(4)发热属类固醇性者,加柴胡、白薇、地骨皮各10g。
(3)出血倾向者,加大蓟、
小蓟、仙鹤草各30g,
三七粉3g(冲服)。
(2)兼脾功能亢进者,加
阿胶10g(烊化),
熟地黄15g,
大枣10枚。
(1)黄疸明显者,重用赤芍60-120g,连翘15g。
[减法]
香附、枳壳、牡丹皮、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
延胡索、红花各10g,赤芍30g,
乌药5g。
2.气滞血瘀证:见于肝硬化
肝功能减退者。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
贫血,皮肤粗糙。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
腹泻腹胀,可有腹痛。约半数病人有轻度或中度黄疸。内分泌紊乱,表现为男性女性化和性功能减退、蜘蛛痣、肝掌等;或见发热、鼻衄、齿龈出血;或肝脏早期肿大,晚期缩小且质硬,表面不平。肝功能损害明显,白球蛋白倒置,γ球蛋白明显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一般以ALT升高较显着,当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则AST高于ALT。γ谷酰转肽(γ-GT)常可升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2)神疲气短者,加生黄芪30g。
(1)若舌苔厚腻者,加苍术、
藿香梗各10g。
[加减法]
广木香、党参、焦白术、法半夏、桃仁、
鸡内金、陈皮各10g,鳖甲、茯苓各15g,砂仁、
甘草各3g。
(一)积聚型1.肝郁脾虚证:肝硬化功能代偿期(早期肝硬化)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乏力,食欲不振,胸腹闷胀,两胁胀痛,恶心腹泻。体检可有肝和/或脾大。肝功能检测正常或轻度异常,脉弦无力,舌淡苔白。治宜疏肝健脾,活血软坚。方用香附六君子汤加减:
三、分证论治本病治疗功能代偿期,可参照积聚型辨证,功能失代偿有腹水者,则按臌胀型辨治。
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出血倾向者禁用以上方法。
2.腹水量大形体偏虚者禹功散:黑白丑8份,小茴香1份。每日服9g,分早晚两次。
(2)腹水丸:甘遂。1份,黑白丑、大黄、
槟榔、牙皂、莱菔子、陈皮各3份。每日内服9—15g,早晚各1次。
{二}腹水1.腹水量大形体尚实者(1)甘遂散:煨甘遂研细粉,每次1.5g,每日1次,清晨空腹。有虚病物不宜使用!
二、对症治疗(一)顽固性腹胀莱菔子粉、沉香粉各1.5g和匀,一日分2-3次吞服,或用
巴豆壳粉纳入卷烟中吸人,可暂时缓解。
(二)注意营养,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比的饮食为宜。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食欲显着不振,一般情况较差,可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有腹水者,应予低钠盐或无盐饮食。
—、一般肝硬化治疗(一)功能代偿期患者,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可参加轻便工作和适当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可而止;失代尝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中医对肝硬化治疗主要按积聚型与臌胀型进行辨证论。积聚主要以理气活血祛瘀为主,辅以扶正软坚治疗。膨胀须辨其虚实标本的主次。实证根据气、血、水的偏盛用理气、化瘀、行水等法;虚证以扶正为主,随证驱邪。总以消除腹水,改善症状,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纤维化为目标。对顽固性腹水,可考虑配合西药治疗。
[治疗]
本病肝功能代偿期属于中医积聚范围,失代偿期属于臌胀等病范围。形成的原因,与肝、脾、
肾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健运。血之运行上下,有赖脾气之升降;脾之生化气血,依靠于疏泄。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脾健运,肝疏泄,均有赖于肾气之鼓动和肾阳之温煦。若脏腑功能失调,轻则肝气郁结,脉络瘀阻;或肝木克脾,脾失健运;或肝病及肾,引起肝肾阴虚。病久肾之阴阳两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其传变关系是由肝传脾,由脾及肾,最后入心。故初病先有肝或脾肿大,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
小便不利,腹水,最后死于阴竭、阳亡、神散。总的病机是肝脾两伤,肾阴阳受损,最后形成气、血、水互相搏结的病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