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丙型肝炎是近年来大家较关注的另一类型肝炎,它也有两种主要的病毒“标志”,即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抗-HCV 阳性反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存在,常用作“粗筛”,它在区别现存的感染或过去感染方面仍有些困难。一般呈强阳性的话,往往表示现存丙型肝炎。不过当它为阴性时,亦不能完全排除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另一种“标志”,即HCV RNA 则是直接反映出病毒的存在,而且有传染性,有活动性复制。HCV RNA 是诊断丙型肝炎以及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好指标。
甲型肝炎在临床上较主要的指标亦有两种,即甲型肝炎抗体IgM(抗-HAV IgM)和甲型肝炎抗体IgG(抗-HAV IgG)。前者是表示现症或近期(3~6 个月)内,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有临床症状,也可以无症状),是诊断甲型肝炎的重要标志。如果抗-HAV IgG 阳性,则反映过去有过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但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不需要注射甲肝疫苗,也不会发生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近年来在南方(包括广州地区)已有病例发生。检查戊型肝炎抗体(抗-HEV)可以协助诊断本病。
丁型肝炎只发生在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者身上,我国不是重要流行区,广东较少见。我们亦可以通过检查它的抗原(HDAg)和抗体(抗-HDV)作出估计。
“两对半”,“大三阳”与“小三阳”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两对半”,原来“大三阳”是指在乙肝检查中 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两对半”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
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两对半”,已为众所周知。近年又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称法,并在谁重谁轻问题上存在误区。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表抗”和c抗体均为阳性的基础上,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被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仅有e抗体阳性,即被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希望从“大三阳“尽快转为“小三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第二种情况,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与其长期和平共处,而成为携带者的。第三种情况,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有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肝病活跃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活动性肝病或能避免慢性肝病的反复活跃,就能有效地阻止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医学研究还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自然转阴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但具体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因此,中医诊疗网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即使试图用抗病毒药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必须选择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才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