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的后继症状表现为一方面余邪未肃,表卫不固;另一方面热病耗气伤阴,正气受损,导致出现表里夹杂、寒热夹杂、虚实夹杂的复杂局面。复感灵汤中防风、柴胡疏风透表,开泄腠理;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泄余热;生地、玄参、芦根养阴生津,清营凉血;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健脾益气,扶中固本;全方协调,共奏疏表和中,清热养阴之功。本组临床观察提示复感灵汤对提高病毒性感冒的治疗的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属中医学“温病”范畴。该病起病急,体温可急骤升高至39℃甚至40℃以上,大部份患者在发病初期即首选大剂量抗菌消炎及补液等西医疗法,从而使整个温病辨证的临床表现呈不典型状态。
随症加减:热甚加生石膏30g,头身痛加葛根30g,咽痛加银花、连翘、射干各10g,鼻塞流涕加辛夷、白芷、苍耳子各6g,咳嗽咳痰加贝母、桔梗、紫菀各10g,乏力困倦、自汗盗汗加党参、黄芪、白芍各12g,恶心纳差加藿香、佩兰、厚朴各10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20g。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600mg,疗程1周。
中药对病毒性感冒的治疗疏表和中,清热养阴。复感灵汤基本方:炒防风10g,北柴胡12g,黄芩12g,炒白术10g,茯苓15g,陈皮3g,鲜芦根30g,生地20g,乌元参20g,生甘草6g,每日1剂,连服7日。
7、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感冒一般总要一周左右才能痊愈,用药物退烧也只是权宜之计,如高热不退、咳嗽加重,就要及时就医。
6、忌乱服药:感冒要辨清寒热虚实,对症下药,才能奏效。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能增强抵抗力的中药制剂。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补品。
5、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4、忌烟酒,以免刺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加重症状。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鱼、肉、荤、腥食物。
3、饮食方面,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原则是容易消化、清淡有味而富于营养的食物。儿童可吃藕粉、奶类、豆浆、烂粥、蛋羹,水果等。
2、感冒需要出汗帮助退烧,但是出大汗对身体有害,出汗要出得身上潮呼呼即可。
1、务必让患者好好休息,室内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新鲜,穿盖不要过厚。
治疗:
专家介绍,由于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没有物效药,主要依靠良好的护理。
3、传播途径: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使用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食欲不振等症状。
2、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以及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
1、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方法: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其主要不同是致病因素不同,病毒性感冒是由于病毒所致,而细菌性感冒是由于细菌所致。
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
感冒,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