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化脓性
阑尾炎、
盆腔炎、
肝硬化等如出现
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腹穿液抽出血性液体时,可考虑肠系膜静脉栓塞,应先用腹腔镜探查,若出现肠管坏死,行开腹肠切除肠吻合,肠系膜根部用0.25%的普鲁卡因封闭,缓解肠系膜血管痉挛,减轻毒素吸收。术后,一定要加用抗凝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抗凝治疗,肠管切除无论如何彻底,都有可能再次出现血栓形成,所以术后一定要结合抗凝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肠管切除不能过多,以免引起短肠综合征。
2.3 手术方式选择 若有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呕吐咖啡色液体、便血者,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时,先行腹腔镜检查。若有肠管坏死,立即中转开腹,切除阑尾及其坏死肠管。我们在手术中判断坏死肠管的方法是:肠系膜根部或腹膜后以0.25%普鲁卡因封闭+温盐水热敷缓解血管痉挛,帮助判断肠管的成活率,若仍不能判断,可先保留此肠管,于12~24h后再次剖腹探查,确诊坏死肠管,在行肠切除、肠吻合的过程中,我们使用肝素盐水反复冲洗系膜残端,以减少血栓形成,笔者采用弯腰灯远距离透光实验,照射肠系膜,可见肠系膜弓的波动情况,肠切除范围为距离坏死肠管两断端约5cm以上,我院曾有1例患者术中行TVLA后,见大网膜栓塞而无开腹手术指征,术后立即用溶栓抗凝治疗,并严密观察病人,其体征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后痊愈出院,取得良好效果[6]。
2.2 术前准备 为防止中毒性
休克的发生和原有有关并存疾病的加重而影响治疗效果,术前除一般准备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尽可能减轻胃肠道压力,以防止肠管过度扩张而破裂,增加毒素吸收;(2)尽快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休克,尽量改善
贫血及低蛋白血症;(3)合理应用抗生素。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断非常困难,据报道90%~95%在术中才能确诊,笔者同意这种看法。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对于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化脓性阑尾炎、盆腔炎等病的病人,若腹痛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或有血便,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混浊液体应高度怀疑本病,严重症状以轻微体征、剧烈腹痛、频繁呕吐且伴有休克,而腹部体征检查有腹软,仅有固定压痛,这些严重的症状与体征形成本病的特征。有条件时,可行血清S蛋白、凝血因子Ⅶ、血小板、红细胞等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CT三维成像和彩色B超对早期发现肠系膜静脉栓塞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操作方便,准确率高,但对临床专业技术要求高,而急诊患者不易常规应用。当今电视腹腔镜显示肠管血运情况和肠系膜栓塞的分布情况具有直观、可靠的诊断价值,对肠系膜静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准确性[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