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预防措施: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结核性腹膜炎的重要措施。
5、在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化脓性腹膜炎时,可行手术治疗。与腹内肿瘤鉴别确有困难时,可行剖腹探查。
4、鉴于结核性腹膜炎常继发于体内其它结核病,多数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已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因此,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应选择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制订联合用药方案。
3、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在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亦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防止肠粘连及肠梗阻发生。
2、对腹水型患者,在放腹水后,于腹腔内注入链霉素、醋酸可的松等药物,每周一次,可以加速腹水吸收并减少粘连。
1、抗结核药对本病的疗效略低于肠结核。因此用药及疗程应予加强或适当延长。一般以链霉素、异菸肼及利福定联合应用为佳,也可另加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病情控制后,可改为异菸肼与利福定或异菸肼口服加链霉素每周2次,疗程应在12个月以上。
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治疗原则及药物可参照肺结核,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6、其它: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
5、腹部肿块:粘连型及干酪型患者的腹部常可触及肿块,多位于中下腹部。
4、腹壁柔韧感:柔韧感是由于腹膜受到轻度刺激或慢性炎症所造成的。
3、腹胀与腹水:多数患者有腹胀感,可因结核病中毒症状或腹膜炎伴有的肠功能紊乱引起。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可出现腹水。
2、腹痛: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部。
1、全身表现:发热与盗汗最为常见,约占67-95%,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居多,盗汗严重,后期有贫血、消瘦、浮肿、舌炎、口角炎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在育龄妇女中,停经不育者较常见。
结核病腹膜炎的临床表现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而异,结核性腹膜炎的起病缓急不一。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起病时,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和腹痛,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轻型病例开始呈隐袭状态。
结核病腹膜炎的症状。
结核病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以儿童、青壮年多见。女略多于男,为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