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同樣只能選擇走上街頭,但即使要到了正義,新的產業還是會帶來新的疾病,如果缺乏制度保障,不分藍領白領,都可能成為職業病的受害者。
隨著礦坑不見了、新建設的出現,卻沒有讓職業病消失。長期在捷叩叵滤淼赖膭诠ぃ?驗檫M出隧道減壓不當,導致血中溶解的氣體、侵入細胞,一輩子沒潛水過的23位工人,罹患潛水夫症。
直到1995年,病患們展開一系列的抗議請命,衛生署才答應將塵肺症列入重大傷病,也成了勞保局職災給付最多的病例。
上萬名的礦工因為塵肺症、身心飽受煎熬,但在早期,台灣職業病的法制不足,病患根本沒有任何保障。
簡陋到幾乎無法防護的採礦裝備,讓台灣早期礦工一個個都染上了肺纖維化症,長期吸入粉塵,導致肺纖維化症,還伴隨著一輩子都無法改善的併發症。
全身無力幾乎無法行動、說起話來更是上氣不接下氣,陳天送從年輕時代,就在金瓜石的礦坑裡工作,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直到身邊朋友一個個發作,他才了解,原來是礦坑的工作所造成。
勞工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無情的職業病,台灣早期的礦工就集體患有肺纖維化症,時代演變至今,許多現代建設像是捷撸?肿寗诠ゎ净紲水夫症,公共電視十點全紀錄今天開始將介紹一系列的疾病,今晚要先帶大家認識台灣的職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