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丙肝的危害有多大 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也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即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在我国人群中抗-hcv阳性率约为3%,因此,估计我国的抗-hcv阳性人群约有4千万,而且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每10岁约增加0.3%~1.0%,30~40岁年龄段抗-hcv阳性率最高。
据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林森教授介绍,丙肝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在感染后极易慢性化,约75%~80%的急性丙肝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其中大多数人发展为慢性肝炎。据估计,经过10~20年的慢性病程后,至少2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据日本和美国对输血后丙肝患者随访10~29年,发现35.1%~51%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0.6%~23.4%发展为肝癌,死于肝病的占15.3%。
对丙肝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林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人包括许多医生对丙肝的认识不足,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是认为丙肝没有乙肝危害大,用不着多加防范。其实不然。二是认为丙肝患者少。因为丙肝检查并不在常规体检的范围内,所以很容易漏诊。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转氨酶并不高,但是这并不代表丙肝患者少,只是没有发现而已。三是丙肝主要是输血传染。这是一种传播误区,其实还有一半丙肝患者并无输血史。林教授说,慢性丙肝的重要临床特点之一是感染后症状轻,进展速度慢,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不易被患者或医生发现,因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隐匿的、未被诊断的慢性丙肝人群,也形成了一个极具危险性的隐匿的传染源。
如何避免感染丙肝
就目前来看,丙肝的预防尚无疫苗可用,这是因为hcv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病毒准种。因此。目前丙肝的预防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感染hcv的患者(即传染源)。
具体措施有:取缔职业献血员,医务人员慎用血制品。推广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医疗器械如内窥镜、手术器械、牙科钻、针灸针等要严格消毒,确保可以杀死h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