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母乳喂养 黄疸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也有密切关系,喂母乳的早产儿比喂配方奶的早产儿更易发生黄疸且黄疸延迟消退。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毒性。早产儿母乳性黄疸与胆红素神经毒性关系处于研究阶段,初步认为对于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应相对积极,因为由于母乳性黄疸带来的神经毒性不应忽视。
(3)处理: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当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它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μ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300~375μmol/L(17.6~22mg/dl)时光疗。
临床特点: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生后一周末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排除所有病理因素,应考虑母乳性黄疸。峰值发生于生后5~15天,黄疸持续2~3周甚至2~3月才消失。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停母乳3~5天,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 ),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1)原因: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①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 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②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③肝肠循环增加: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2.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即通常所说的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发生率报道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约2/3的母乳喂养儿存在不同程度的黄疸延迟消退。
(2)临床特点: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生后3~4天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除外溶血因素及其他疾病,可诊断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在母乳喂养儿中发生率为25%,多发生在生后3~4天,峰值多在205~342 μmol/L(12~20mg/dl )。
(1)原因: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因为哺乳次数不够,母乳不足,热卡不足及胎便排除延迟导致肠肝循环增加所致。开奶前错误地喂哺水、喂糖水等对降低胆红素无效,并且使哺乳次数减少,母乳更加不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黄疸。预防和消除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正确方法是早开奶,频繁喂奶,避免使用代乳品。
1.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喂养 黄疸有人称喂养性黄疸。
1963年首次报道了母乳喂养 黄疸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母乳性黄疸是指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发生的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正确认识母乳性黄疸对确保成功地母乳喂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