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是不是外伤一定会引发败血症呢?当然不是。发生败血症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细菌入血要有途径。如锄头砍伤脚,身上的脓包用力去挤,以及临床上常见的中耳炎、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这时就会有大量细菌进入血液。二是机体免疫力低下。一般情况下,人体都有很强的免疫系统,少量细菌入血很快就会被清除。但如果在人体免疫力低的时候,血液中进入大量细菌,细菌就会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引发败血症的局部病灶也需要处理,化脓性病灶不论是原发的还是迁徙的,都应在使用适当、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上及时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化脓性胸膜炎、关节脓肿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药物。
败血症重在预防。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外伤及伤口感染,保护皮肤及黏膜的完整与清洁。皮肤的疖、疮切忌用针挑或挤压。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不要自行用药,发生感染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足量、足疗程用药。
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由于细菌培养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出结果,因此,诊断基本明确后,医生一般是根据患者年龄、原发性质、机体免疫状况、细菌可能入侵的途径及流行病学资料,初步估计病原菌种类,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如有皮肤感染或疖肿挤压史,或出现脓疱疹时,推测病原菌可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苯唑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有皮肤创面出现中心坏疽性皮疹而疑为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可选用氨基甙类或氧哌嗪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宜选用氨基甙类与羧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联用。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病原菌明确后,可按药敏试验来选用抗菌药物。
当年刘某的败血症主要是手外伤引起的。伤口处理不当,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同时加上她忙演出,休息不好,身体免疫力低下,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细菌在血液内成倍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当时如不积极治疗,而是将发烧、乏力、肌肉痛等症状全部误认为是感冒,随便处理一下,细菌和毒素短时间内就会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并定位到肝脏、肺部或脑部等重要器官,引起肝脓肿、肺脓肿或脑脓肿,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外伤也可引发败血症
回复 引用
外伤患者如果在伤后1~2天出现高热、肌肉痛、疲乏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患者应尽快接受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刘某当年发生败血症后静脉给予了足量的抗生素,尽管由于她时间紧仅住院一周,但出院时医生还是给她开了继续静脉点滴的药物,要求她用药10~20天,并复查血象。在退热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对于有迁徙病灶的患者,疗程还应延长。
败血症是很严重的疾病,抗生素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即使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患者病死率仍高达30%~40%。历史上,白求恩大夫当年就是因手术刀割破手指引发了败血症,加上当时抗生素稀缺,最终不治身亡。
小外伤也可引发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