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白血病俗称血癌,我国台湾地区在民国八十五年及八十六年分别有726人,742人死于白血病,是第十三位癌症死亡原因,虽祗占当年癌症死亡人数的2.6%,但却是孩童最常见的恶性疾病.白血病是一种骨髓恶性疾病,骨髓正常是制造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的所在,白血病就是骨髓无法产生正常的血球,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毫无功能的异常血球,这些血球一直失控的滋生,但不会变成熟有功能的血球,所以白血病常常表现出白血球过高的现象,正常数目是一万以下,这时可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由于骨髓衰竭了,没有正常的白血球,病患就会容易感染,会有发烧,冷颤,败血症.没有红血球,就会贫血,面色苍白,气促,头晕,头痛,疲劳.没有血小板,就会止血不良,身体各处会有紫斑出现,甚至有鼻出血,牙龈出血,脑溢血或肠胃道排血现象.这些临床症状在个别病患不一定全部出现,或有程度的差异.
由于血球新陈代谢极快,故白血球患者可以在数日内突然发病.目前血癌的成因一般认为与化学毐物,尤其苯类有机溶剂,过量辐射,病毐感染有关.因众多白血病患者同时有染色体的异常,如先天唐氏症的孩童发生急性白血病的机率是一般孩童的20倍.因此上述的外在因子可能祗是一种诱因,诱使人体内血球细胞生长的控制机转发生改变,引起白血病.白血病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及慢性,两者又有淋巴球及骨髓球分类.简而言之,白血病分类有急性淋巴球白血病,急性骨髓球白血病,慢性淋巴球白血病及慢性骨髓球白血病.幼童祗会发生急性血癌,祗有百分之二是慢性骨髓球白血病,慢性淋巴球白血病祗好发于老年人,90% 病例发病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急性骨髓球白血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慢性骨髓球白血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血癌以男性的发病率较高,急性约为女性的1.5倍,慢性约为2倍,东方人发生慢性淋巴球白血病较欧美人士少.
急性血癌临床症状猝发而严重,发烧,严重贫血及出血是常见症状.而慢性白血病症状多属缓和,多为疲劳,体重轻度下降,脾脏逐渐肿大而引起腹部不适,或颈部淋巴结肿大,体温轻度升高,所以急性血癌病例多在急症室被诊断,而慢性白血病则常常在身体检查时或在门诊无意间被发现.白血病诊断主要倚靠骨髓穿刺检查,一般民众常因误解而拒绝接受骨髓检查.所谓骨髓检查就是自骨盘骨块或胸骨中抽取0.2cc的骨髓作抹片,于显微镜下检视不正常的白血病细胞即可诊断,术后除针孔处略有微痛外,并无其他任何副作用,与检查中枢神经疾病的脊髓穿刺不同,脊髓穿刺乃是自脊椎骨间抽取脑脊髓液,一般用作检查脑炎,脑膜炎,脑部肿瘤.偶有术后引起头痛的后遗症.两者检查意义不同,危险性亦各异,民众不要混为一谈.
白血病简介
在白血球的疾病里最令人闻风变色的该属白血病了。白血病的发生率每年每十万人口约为2-4 人,全世界的统计结果都相差不远。死亡率方面,根据卫生署的统计,近几年里,国人每年每十万人口中约2.5-3.5 人死于白血病﹐占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之第7-10 名。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得到白血病,病逝的机会确实相当高。也难怪当一般人一听到医生说他的白血球有问题时,大部份的人最担心的大概就是会不会是得了白血病?
白血病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与血癌一不一样?
白血病就是血癌,简单的说就是白血球的癌症。它最常出现的特征就是血液里的白血球相当多,可多至二、三十万。这些白血球并不是正常的白血球,而是血癌细胞。这种血癌细胞除了出现在血液中,亦出现在骨髓里,甚至可侵犯肝、脾、淋巴、各类软组织及器官。这种恶化了的血癌细胞,失去了正常血球细胞应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的现象,并且会逐渐增生扩大其族群。由于它不死,又一直在增加数目,因此到后来血癌细胞将骨髓里的正常造血细胞取代而占满整个骨髓,并且密布于血液中。正常的血液细胞受到反淘汰而逐渐减少,出现贫血,血小板缺少,颗粒球缺少等现象,并因此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