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到了生命的1/3。睡眠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记者就睡眠健康的相关话题,采访了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医师钟沿风。钟医师直言,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区别于人们印象中“只有睡不着、失眠才是问题”的观点,“睡太多”即嗜睡症同样影响着很多市民的生活。
失眠症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夜晚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很容易就被惊醒了,一旦醒后很难入睡等。临床发现,失眠多和心理因素有关。
失眠和心理障碍关系密切
钟医师说,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到了生命的1/3。睡眠质量影响到人体很多方面,但目前出现睡眠障碍的人却不在少数,多数从事IT、管理和新闻等脑力劳动的白领,由于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原因,长时间受到失眠的困扰。
钟医师表示,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人出现失眠是由于周围环境尤其是睡眠环境的改变,或是因为跨区域倒时差的原因,这类失眠属于一过性失眠;还有些人的失眠是短期失眠,主要和白天精神紧张、想事情思虑过度等因素有关。第三类失眠是指慢性失眠,是由器质性、神经症性、心理性、药源性疾病引起的失眠。而更多的时候,失眠和心理障碍关系密切。“前两类的失眠是可以自行缓解恢复的,不必过于担心。”钟医师说,慢性失眠则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如果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要尽早看心理门诊,这样能够在早期发现严重的心理疾病。
乱服安眠药治疗不可取
对抗失眠,不少人的首选就是服用安眠类药物,对此钟医师表示:“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失眠者首先要针对原发因素进行处理,安眠药物对症治疗可以短期应用,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乱用药物。”她提倡失眠者要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培养适合个人的体育训练和入睡习惯。同时,帮助失眠患者了解睡眠生理及指导正确对待失眠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也十分重要。
对于失眠者可以采用睡眠限制疗法,限制失眠患者每晚用于入睡的时间。一旦患者能够较快入睡,则他们在床上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直至达到充足有效的睡眠时间。另外,钟医师表示,要让失眠患者认识到膳食、锻炼和物质使用对睡眠的作用。“采用认知和行为干预通常要比药物治疗花更长时间,但是效果却是更为持久的!”钟医师说道。
嗜睡症
没精神,爱疲劳,特别爱睡觉,一睡睡好久醒后还是睡意目蒙目龙,这可能不是睡眠不足在作怪,而是源于一种睡眠障碍——嗜睡症。
多数患者有记忆中断现象
爱睡觉,睡眠时间长,睡醒后还想睡……每当出现以上现象,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归结于“太累了”“睡眠不足”,可心理专家告诉您,有时“睡不够”也是一种病态反应,像是嗜睡症就会导致这样的表现。钟医师说,嗜睡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白天易疲倦,睡意过多;突然猝倒,即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瘫痪,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几秒或是几分钟;睡眠瘫痪,人在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催眠期幻觉,指精神、梦境般的幻觉,通常很恐怖,常见于入睡时或发生睡眠瘫痪前。
钟医师说,由于人们对嗜睡症的了解不多,嗜睡症目前就诊率并不高。事实上,嗜睡症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不但会让嗜睡者的记忆力减退,多数的嗜睡症患者还会有记忆中断的现象出现。例如,患者会在行走或是开车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不知所措、胡说、乱写等行为,然而清醒后他们却不记得这一阶段发生过什么。
好的睡眠习惯可缓解嗜睡
钟医师说,轻度的嗜睡可通过良好的睡眠习惯、有规律的小睡来缓解。如果是严重的嗜睡,则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于嗜睡症患者,要注重调节其生活规律以及心理状态。生活上,要鼓励嗜睡症患者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从事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让自己快乐起来。可按患者情况,辅助药物治疗控制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