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男科疾病 > 前列腺疾病 > 前列腺炎 > 正文

慢性支原体前列腺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8-2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那么,对于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正确的治疗思路是什么呢?一是要合理、有效地应用抗菌素,清热解毒中药中病即止,最最关键的还是将前列腺体内的支原体设法排至尿道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促使前列腺内的支原体排出,目前首推中医的活血化瘀、消痰排浊法,并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则要遵循,那就是要时时固护人体的正气 。我们研创的“前列腺三和宝特色综合疗法”即是充分体现上述科学治疗思想的好方法,每个月配合应用最便宜的抗菌素如四环素、环丙沙星等十五天,一般一个月明显见效,三个月可达根治。既简单方便,又省钱,有根治之效。广大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妨一试。

  这个误区恐怕是患者在久经治疗不效后的无奈之举。但这种消极的治疗态度将会造成另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患者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医学上叫“带病心理”,久而久之,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形成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反过来加重病情。因此,原则是不要放弃治疗。要坚持科学按疗程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治疗误区之四:丧失治疗信心,时治时不治。
  这个误区的危害也很大,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我们说,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也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其在前列腺内的病理变化同样是炎病的病理表现,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而炎病是细胞充血、水肿等到变化,在炎症存在期内,任何可能对前列腺组织造成创伤的的疗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旦形成,则给治愈本病带来巨大困难。甚至有的患者由于盲目应用这种创伤疗法造成无法挽回的后遗症。我曾亲经历过许多由于采用创伤疗法造成尿道粘膜损伤、尿道狭窄的病例,使患者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十分可惜。因此,我想在此告诫患有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应当尽量应用非创伤疗法进行治疗为妥。起码还有治愈的可能和机会。你说是不是?
  治疗误区之三:盲目应用前列腺创伤疗法,形成不可治愈的后遗症。
  陷入这个治疗误区的患者也大有人在。临床上许多患者由于应用抗菌素治疗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效果不理想,便在支原体感染属于中医所讲的湿热毒盛,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这类中药有个特点,即早期应用时,由于患者自身存在热毒病机,故多数会出现症状减轻的效果,但继续服用,效果会越来越差,并且伤胃。但患者由于盲目迷信早期应用效果,往往会继续服用此类药物,期望最终能有根治之效,这样做的结果恰恰相反,临床上许多患者不仅没有根治,反而吃坏了胃,又添了病,以后是见了消炎药、清热解毒药就怕,不敢吃了。这就是旧病不去,又添新病,越治越麻烦。从中医医理上来分析,患者实际上走入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误区,而不了解病邪与人体正气间的相互关系。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清热解毒中药的长期误服,过分寒凉,损伤人体阳气,卫外功能减弱,病邪便会入里越深,成为痼疾,而影响治愈。我们术语叫犯了“虚虚之戒”。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用药要与症相合,当有热毒存在时,用是对的,中医有句话叫“中病即止”,不可恋战。科学地解决好病邪与人体正气间的辨证关系是治愈本病的要旨,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护好我们人体唯一根治资本和条件--人体的正气。有这正气存在,尚可图之,没有这点正气存在,则会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这一点才是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的关键所在。
  治疗误区之二:过量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引邪入里。
  回过头来再谈支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问题。我们了解了支原体的特性和它的主要对症抗菌素,用抗菌素无可厚非,但由于前列腺包膜的阻隔,原本寄居在尿道粘膜的支原体在感染进入前列腺体内后,就成为一个定时发作的感染灶。由于抗菌素不能进入前列腺体内消灭这些支原体,应用抗菌素的结果是对尿道中的支原体发生作用,因此可表现为一度症状及化验恢复正常,但过一段便会症状重现,再用抗菌素复又消失或减轻。这正是留存在前列腺体内的支原体重新感染尿道所致。正因为此,才使临床上许多患者陷入一个症状反复、抗菌素反复应用、越用越效果差,甚至不断更新抗菌素,哪怕是无效的抗菌素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拨。而这种滥用抗菌素的恶果必然造成患者肝肾功能的严重受损,使人体的正气下降,逐渐丧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彻底恢复能力。这一点必须提醒广大患者引起注意。有句话叫“是药三分毒”,不得不慎重!!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原则是抗菌素要选对路的用,要科学的用,既抑制支原体,又不伤正。用抗菌素时,要用的有效,不要隔靴骚痒,事倍功半。说白了,只对存在于尿道的支原体使劲,创造条件使前列腺内的支原体排到尿道再用抗菌素来对付它,这就事半功倍了。如此,患者既治了病,去了根,又少花了钱,同时保护的身体的肝肾功能和正气。可谓一举三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